0727晨讀感悟:決斷力

1明智決策的阻礙:001思維狹隘:店員想的是要把雞蛋賣出去,那除了問“要不要”“要一個還是兩個”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其實問題的根本是要增加營業額,那就可以用搭售的思路,讓顧客在不同種類的套餐中進行選擇。

002證實傾向:其實,我倒蠻佩服那些海選選手的勇氣的。在“非你莫屬”的求職秀上,也常可以看到一些口氣很大的求職者,上來就要求很高的職位,但被老板稍稍問一問,就暴露了真實水平。所以我倒覺得,讓他們在更大的舞臺上摔一下,反而是件好事。其實適度的自戀是必要的,人活著總需要一些自信,只要不讓它影響了自己大的判斷就好。

003短期情緒:比如害怕,恐懼等等。在較大的決斷上,順從短期情緒可能是個糟糕的決定。因為我們的日常行動,多數是受短期情緒影響,也沒什么大問題。但涉及到重大的選擇,眼光就要長遠些,比如可以思考三個10:10分鐘后我會怎樣想?10天后呢?10年后呢?如果后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積極的,那就應該勇敢地去做。

004過度自信 在我當醫生的實踐中,過度自信確實是一個坑。比如有些病人,一看就是以前治過類似的,結果開了自己心目中的藥方,但效果并不好。此時就應該提醒自己,這種病理狀態可能跟我熟悉的任何一種都不同,要學習新知識了。

針對以上的四種阻礙,作者提出了四步決斷法。首先是要拓寬選擇空間。萬維鋼老師就說,普通人做決策時的一大誤區,是覺得自己只有兩個選項,那么首先是想想,能不能增加一些選項。第二是現實檢驗。比如小明覺得全職做自媒體很好。那么在辭職之時,自己可以先用業余時間做,一方面看看自己運營和寫作能力還有哪些不足,一方面檢驗市場的反應,在其中學習。等有了經驗,并且確定自己真的想做,再辭職不遲。第三,距離催生理智。一方面是時間距離,想想十個月,十年后自己怎么看待這個決定;二是假設好朋友要做同樣的事,征求自己的意見,自己怎樣給出建議。甚至可以給自己引入反對者,想象一個反對自己這個決定的人,會給出哪些反對意見,然后自己一條一條去找出解決辦法。第四是做好各種準備。比如,如果一直不成功,經濟方面有無什么問題,或者突然出了大事自己怎么處理,有沒有應對風險的資金。

李笑來老師說,決斷的能力也是需要鍛煉的。其中的關鍵,是不要把決斷的責任交給別人。自己練習決斷,哪怕是錯的,你也得到了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