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宋國有一戶富人,有一天下大雨,他家的一堵墻破了個小洞。富人的兒子說:“爹,下這么大的雨,不及時修補這面破墻的話,很可能會招來盜賊的。”富人聽了兒子的話并不在意。他們隔壁住著一戶窮人。這家的老父親也這么給富人說,富人依然不屑一顧。這天晚上,天降暴雨,那堵破墻倒塌了。果然,一伙盜賊冒著大雨潛入富人家里,偷走了大量財物。第二天清晨,富人發(fā)現(xiàn)家中財物失竊,而且判斷盜賊是從破墻處進入家中偷盜的。這么一想,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很有預(yù)見能力。與此同時,他回想起事發(fā)前一天,鄰居家的老頭兒也給他說過類似的話。于是,他很懷疑是鄰居家老頭兒實施的偷盜行為。
? ? ? 老人一臉委屈,不停地為自己辯解,可富人不依不饒,硬是把老人告到了縣衙。可是,知縣大人經(jīng)過明察暗訪,發(fā)現(xiàn)老人既沒有作案動機,也沒有作案時間,而且事發(fā)當(dāng)晚也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因而無法認(rèn)定是老人實施的偷盜行為,于是宣判老人無罪釋放。可是,富人依然滿腹狐疑,并且從此對鄰居老頭兒格外防范。面對富人的所作所為,老人只是默默地嘆氣。
? ? ? ? 富人的兒子因為上次成功地預(yù)見了家里遭竊的事情,備受父親寵愛。富人對兒子引以為榮,幾乎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漸漸地,兒子開始驕傲自大起來,他覺得自己博古通今,而且可以預(yù)知未來,父親又對自己百般寵愛,自己簡直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了。而且,他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慢慢地覺得父親給他的零花錢不夠用,所以苦思冥想怎么樣才能多要些銀子來花。
? ? ? ? 有一天晚上,富人的兒子起來如廁,路過父母親的房間,聽到父母親在談話,便駐足聽了起來。母親說:“你這樣寵愛兒子,對他花錢如流水的毛病又不加以約束和管教,你就不怕兒子哪天手癢了,把你的老底兒給一鍋端拿走了?”父親說:“胡言亂語!兒子是我的驕傲,他怎么會偷自己老爹的錢?要偷也是鄰居那窮老頭兒來偷……”聽到這里,他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 ? ? ? 過了幾天,富人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存放在房中箱底的金條少了兩根。富人勃然大怒,發(fā)誓要把小偷抓住并繩之以法。他很快想到了鄰居老頭兒,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氣勢洶洶地把鄰居老頭兒帶到了縣衙,指控老人見財起意,蓄意盜竊。老人跪倒在地,滿臉淚水,直呼冤枉。圍觀民眾也議論紛紛,請求知縣大人徹查此案。知縣大人聯(lián)想起上次的案子,覺得事有蹊蹺,于是叫來了富人的家人和下人調(diào)查情況。調(diào)查中,知縣大人發(fā)現(xiàn)富人的兒子說話時吞吞吐吐,閃爍其詞,而且眼神游移不定,十分慌張,很有作案嫌疑。經(jīng)過一番單獨審問,富人的兒子終于對自己偷盜家中錢財?shù)男袨楣┱J(rèn)不諱。于是,此案具結(jié),真相大白。?
? ? ? 老人被宣布無罪,當(dāng)堂釋放。他拖著佝僂的身子慢慢走出縣衙的時候,聽見衙門外有民眾在說:“想不到是家里人監(jiān)守自盜啊!真是笑死人了!”還有的人說:“那財主不是以兒子為榮嘛,這下看他還信不信自己的寶貝兒子!哈哈……”街道的另一頭,是懊悔不已的富人和瑟瑟發(fā)抖的兒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