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01 周一
【內容】《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一章
【摘錄】
一、美國作家弗格森的一段話:“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無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二、史蒂芬·柯維的兩條讀書建議:
以老師的角色來閱讀,除了吸收還要能復述。在閱讀過程中,應有心理準備,預計在48小時以內,與人分享或討論讀書心得。
記住,要將所學用于實踐,知行合一。這是最重要的!
三、打開自己的“改變之門”,在學習這些習慣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四、對自己要有耐心,因為自我成長是神圣的,同時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規模的投資。雖然這需要長時間下功夫,但是必定會有鼓舞人心的直接收益。誠如美國建國初期政治思想家Tomas? Paine所說: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價,萬物始有價值。上蒼深知如何為其產品制訂合理的價格。
五、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1!積極主動。
即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做決定。
2.以終為始。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里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此塑造未來。
3.要事第一。
即實質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愿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
4.雙贏思維。
即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己利人(輸贏),找到互惠的解決方法。
5.知彼解己。
當我們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誠心去了解、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雙方獲得了解后,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理防備,坦然而談,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順暢自然。
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6.統合綜效(第三種選擇)。
“統合綜效”談的第三種選擇———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采用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
統合綜效的人際關系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為目標(1+1=3/2),,也不止于合作(1+1=2),而是創造式的合作(1+1大于2)。
7.不斷更新
談的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生活層面(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不斷更新自己,
【想法】
改變之門,無人能強迫你打開,只有自己從內而外打開。
先從“積極主動”開始,再嘗試做到“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然后努力做好“知彼解己”和“雙贏思維”。
“知道”后就要“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最最重要的!
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首要任務是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由內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從2018年的第一天開始。親愛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