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山花子
欲語心情夢已闌,鏡中依約見春山。方悔從前真草草,等閑看。
環佩只應歸月下,鈿釵何意寄人間。多少滴殘紅蠟淚,幾時干?
“欲話”句:語自辛棄疾《南鄉子-舟中記夢》詞:“別后兩眉尖,欲說還休夢已闌”,夢已闌:夢醒,闌是殘,盡的意思。
“依約”:隱隱約約。春山,女子眉毛的美稱。
“方悔”句:語自清彭孫遹《卜算子》詞:“草草百年身,悔殺從前錯。”
“環佩”句:語自杜甫的《詠懷古跡》:“丹青省識東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鈿釵”句:用唐明皇與楊妃的典故。
“多少”句:語自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容若翻為問句,憐意更深,亦示彼此之間的深情無悔。“滴殘”二字更使得紅燭似人,格外凄涼。
清晨一縷陽光照進窗戶,容若睜開惺忪的睡眼,伸個懶腰,打個呵欠,然后靠在床頭發呆,并未有起身的意思。他回想起昨夜做的夢,是那樣的清晰明了,不經意間看到了妝桌前的銅鏡,仿佛看到了一位俏麗的女子,在對著鏡子畫眉涂水粉。容若起身輕手輕腳的走到妝桌前,伸出手想摸一摸那女子的肩膀,沒想到碰觸的只有空氣。容若失望的低下了頭,眼睛里一片死灰,他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的大意,當初沒有把佳人放在心上,在身邊的時候卻未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就那樣匆匆而過,以致彼此錯過了真情相對。容若一直明白她對自己的心意,只是沒有給予相應的的回應,以至于悔不當初。錯過了卻是錯過了一生,已經彌補不了那份缺憾,終其一生只剩下了愧疚。
若若踱步來到了佳人昔日住過的院子,推開門走了進去,不經意的一瞥,就看到了佳人舊時的首飾,安靜的躺在桌子上,陽光打在環佩鈿釵上,金閃閃的光晃得容若睜不開眼睛。人走了,卻留下了這些個東西,是為了讓人思念么,還是忘了帶走?其實,容若很清楚她沒有帶走它們的用意,這些都是容若曾經送于表妹的,如今她進宮了,留下它們不過是想和容若劃清界限,撇清關系罷了,放過他也放過自己。自知,一入宮門深似海,就是有些念想也是徒勞,還不如斬斷的干凈,以免害了他,容若也清楚佳人的心意,可就是放不下,走不出給自己圈禁的牢籠,一想到自己曾經有愧與她,容若心抽疼得厲害。晚了,一切都晚了,今生都對不起她,也再無顏面對她,容若蹲下抱著臂膀低聲痛哭,這樣的容若孤獨彷徨,與之前的翩翩公子形象相差甚遠。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還有案桌上的紅燭陪伴,佳人曾為它撥過燈芯,容若點燃了燭火,火苗一簇簇的跳動著,一邊燒著,一邊流淚,看來就連燭光也想起了你,它的眼淚是為你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