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安家學經匯報]
學經時間: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大年初八 ? 晴,暖和
學經人員:多媽、多多(六年級,累積學經7年25周5天),小安(3個月15天,經典胎教寶貝,277聽經) ;
學經方法:137累積法;
多媽晨讀:《易經》下經革艮卦第52、漸卦第53、歸妹卦第54,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三),《詩經》甫田之什(1)和問答集;
多多學習:晨讀《易經》《曹劌論戰》和英語;
[成長小記]晚上舉家參加多姑家的家宴,回來稍晚,入睡都快10點了,應該是至今睡得最晚的一天了。
[運動養生]多媽蹲墻37個,掄胳膊200個。
[生活隨記]
(一)又去樂園
? ? ? ? 安頓好安寶,洗漱了下,已10點多了,要在往日,基本已入睡。然本著2月份今日日記今日畢的計劃,還是打開了電腦,告訴自己,以我手寫我心,簡單記點,再休息好了。
? ? ? ? 早讀早飯后,多多按計劃做作業之際,多姨來電話問:琦琦要去溫州樂園,多多去嗎?去游樂場所,多多自是喜歡的,點頭說要去。多多想去,我也總是大力支持。在這個想玩又有時間又玩得起的年紀,想去就去吧。像我們現在想玩,有些設施,頸椎恐怕也是吃不消嘍。六年級的多多還太不會欣賞自然美景,更不會品味人文景觀,卻鐘愛游樂設施,什么“天旋地轉”、“海盜船”、“過山車”等等,都不會害怕,只覺得好玩,刺激。也去過好多樂園,玩過各種各樣的游樂設施,但還是玩興盎然。前些日子還跟多爸說,今年感覺孩子一下長大了,一是孩子身體拔高,看上去是大人了;二則安寶出生后,與多寶相處親昵的相對少了,感覺有些失落。心里倒有些希望孩子慢些長大,讓無憂無慮的童年更長些,在我們身邊待的時間也更長些。可有一種愛是為了更好的離開,孩子終究還是要會長大,終究還是會離開的。
? ? ? ?據多多說,今天貝貝妹妹和阿進大大一組,她和琦琦妹妹一組,分頭去玩。真是長大了,都可以帶妹妹去玩了,還請人家吃了棉花糖呢。“老爸,今年的樂園跟我們上次去油很多都不一樣了,那個(沒聽清楚是什么)搖擺幅度更大了,更好玩了”,“今天我們和有個叔叔一起坐那個旋轉的咖啡杯,哇,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原來也可以這么刺激,結束的時候,人家的都停了,我們這個還轉了好一會兒才停。”嘿,估計是那個叔叔體重大,慣性也大吧。還說,爸爸,我們下次再去吧,你就坐那些不太刺激的好了。哈哈,多爸可是不太感興趣喲的。“還有,今天樂園的人不太多,稍微排隊等下就好。 ”晚飯后歸家路上,多多一路分享起今日游玩的情況來, 眾所周知,排隊游玩,基本上都是等待得住的,那是因為目標只有通過等待才能觸及,而且看得見,且隨著等待,目標一步步靠近。而那個棉花糖的實驗,更考驗一個人的忍耐心與毅力。
? ? ? ? 美國斯坦福大學關于棉花糖的實驗是這樣的:讓一個孩子單獨待在房間里,給他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如果他能堅持15分鐘不吃這顆棉花糖的話,會再給他一顆作為獎勵。10年后,經過調查,發現:能夠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以后,不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優秀。可見不易受到誘惑,安于等待,善于管理自我的孩子,長大后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出色。
? ? ? ? 今日早課后,發現一直放在小圓桌上的平板不見了,問多多拿到哪里去了,因為只有多多起來了,定然是她拿了。多多說,她把平板收到我書桌的抽屜里了,免得自己見了想看。 嘿,用這種方式督促自己不要去玩平板,這也算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開端吧。
(二)定位
? ? ? ?晚上和多姑一家吃晚飯,席間聊著聊著,說到了一個人的稱呼。棒棒說,爸爸你又叫斌,又叫“爸爸”的。是呢,一個人有很多角色,名字是代表自己,“爸爸”又是父親,同時還是父親的兒子,是愛人的老公,在單位里是員工,在同學是同學等等。在不同場合,會有著各自的位。
? ? ? ?臺灣散文家林清玄先生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太,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總是穿一雙大鞋走來走去。有人問她為什么不買小號的鞋穿,沒想到老太太卻回答說,我這種鞋,大號小號一個價,我為什么要棄大就小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就找不到發揮的舞臺。
? ? ? ? 早課中,愛萍老師講到了自己的定位,愛萍老師這三年一路走來,一直默默承擔,用心付出,收獲成長,同時也經歷了各崗各位,到如今的團隊政委。河北宇媽日記中也是提到定位,明確了今年的方向,是成長,“堅持學習、堅持閱讀、堅持早讀、堅持早課、堅持分享,堅持承擔、堅持付出”,先付出再說。找到自己的定位,用心堅持,那定然是踏實舒心的,也一定會有收獲的。
? ? ? ?一個人要想成長,要想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取得成功,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繼而定位自己,然后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