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悲催)前半生

我的悲催前半生,從我還是一顆小精子就開始了。

1980年夏天,我大哥意外夭折,那年他12歲。

親生兒子!養了 12 年!突然沒了!再不回來!這是一道亮瞎人眼的霹靂,引著震耳欲聾的天雷,瞄準我家房頂一霹到地,霹了我爸,也霹了我媽!

一番尋死覓活后,我媽終于選擇堅強,讓生活繼續。而她鼓起勇氣,是因為跟我爸做了一個決定:再生一個!

于是,我中獎了——我成為一顆被委以重任的小精子,要到世間彌補一個悲慟家庭的創傷。不負重托,我愣扛著那么沉重的使命,跑贏一兩億個兄弟姐妹。

1981年,我出生了。

但我一來就惹禍——用呱呱墜地毀了我爸大好前程……懶得敘述,撿幾個關鍵詞再現情景:計劃生育、把柄、告狀信、組織部、人選、泡湯……NND

生活繼續。而我悲催的前半生,徹底開幕。


簡短捷說,打記事起,我媽就操練我了。她擅長挑我各種毛病:吃飯掉粒兒、穿衣服系錯扣、洗臉水濺盆外、擠牙膏按中間……在她眼里這都是“惡行”,能呲噠個沒完;要是沒寫完作業、考試不及格,呵呵,直接量刑。我媽脾氣爆,收拾我不含糊:瞪眼、慪氣、上手、兵刃……鎖我的事兒也干過,倒不是關禁閉,因為她也在——小——黑——屋!那是反鎖起來打呀,跑都沒路……偶爾她上演尋死覓活,那場面太逼真,倒嚇得我口吐白沫,而后一家人抬我去衛生院……

那時我盼著快長大,去外地上學、工作,躲開她老人家!可誰知,離家如了愿,內心陰影卻早已形成,走哪帶哪。人到而立,雖也沒病沒災的活著,可捫心自問活得好嗎,頓時凝噎。

我習得了我媽敏感神經和挑剔眼光,對不合心的人跟事臆想專斷、橫加指責、百般刁難——而且越親近的人越得以。我老婆說這叫“投射”。那時我還聽不懂什么叫投射,后來學了些心理學才弄明白。

然而,比投射更要命的,是我“不會愛自己”——這話絕不是酸溜溜的矯情,這是嚴肅的大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愛自己,直接表現是不接納自己。三十幾年來,我總覺得自己很差勁兒。小時候念書碰到題不會,我告訴自己“我很笨”;長大后處理人際關系,若非人人滿意,我告訴自己“我太傻”;進入社會,工作表現不如別人好、賺錢沒有別人多、地位沒有別人高,我會自貼標簽“真沒用”;甚至連出門忘帶手機、丟了10塊錢、豆漿弄身上這種芝麻事,都令我自責,怨氣難消。我會找各種消極詞匯對證自己“低能行為”,對上一個做實一個,久而久之負能滿滿。

不愛自己還表現在“活在別人眼光里”。我被我媽養大,她評價我只一條標準:別人的評價??蓜e人只會用世俗眼光看人,成績好是好孩子、工作體面是好青年,有錢有地位、豪車豪宅是好人生——難怪我媽嫌我“不爭氣”。還搞得我內心脆弱:別人夸,就高興;別人貶,就沮喪;別人的挑剔能頓消我的自信……這三十幾年光活給別人看了。其實在我前半生這部戲里,也有健康、寧靜、快樂、自由這些追求,但都像AV片里打碼的部分——越想看清楚,越看不清。

心理學說:不愛自己就不會愛別人。以前我覺得這話扯淡,現在卻感同身受?;叵胛覍Υ皭邸钡娜耍际撬魅 ⒖刂?、挑剔、指責,現在明白,這就是不會愛自己!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用控制“愛人”的方式來刷存在感。而愛自己的人,不需用控制他人來證明自己是被愛的。還有,不能給自己愛,也就沒有愛拿去給別人。我也為愛人“付出”,但那統統都是有條件的,無非想換回更心安理得的控制。

圖片發自簡書App

細思極恐——不會愛自己是多么痛的領悟。講真,這對我并不公平。理論上說:我大哥欠我媽“債”,但她又沒法找他償,便淤火于心。我呢,頂替大哥而來,在我媽眼里,我就是那“沒良心”的大哥。她對我百般挑剔、無中生有、小題大做——只是制造名正言順的理由修理我,修理她眼里的“我大哥”,以泄淤火——沒毛病,分析的在理。還有老爸這一出,憑我判斷,我媽定是把這賬也算在我的頭上。這筆債是替嫉妒我爸的壞人扛的。我媽有個念頭:除非我光宗耀祖、顯赫門庭,趕超我爸當年,這筆賬才算勾銷。唉,辜負她了,累死我也趕不上我爸。親媽,算計老爸的小人早已含愧離世,您老就別再逼我優秀給他們看了……

三十多年前,大哥,死了;老爸政治生涯,死了。而我媽的怨恨和我,都活著。于是我成為她“活怨恨”的“活靶子”——身心俱傷!可憐無辜善良的小精子,落生就引來親娘這莫大仇視。

說來倒也真真奇怪:自從看懂這不公平的前半生,我反倒猛然釋懷,一下子理解了我媽。她也是受害者,只不過一直用她的方式與這個世界對話。若拿去她有待改進的行為,完全能看到她自我保護和療愈的動機,這動機何錯之有呢?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曾自認被“原生家庭”所累,一生難洗傷烙,寧靜和自由終將無緣。而當看懂這一切,又突然感到它們如此真切,反倒比唾手而得更覺珍貴、更值珍惜。

釋然這一切,正是我 36 歲本命年——不晚!晚的是,遲報的父母養育恩。子欲孝親不待,于是這一年,我辭去異地工作,帶著老婆孩子,回到家鄉,回到了爸媽身邊。一家人天倫之樂,平淡安詳。因為我回來,我媽居然也變了——開始關心我的健康和快樂——多么幸福的領悟!


如今,陰霾都已隨風,新生活悄然開始。有時我也會想,這部波折正劇中,我究竟是怎樣的存在。以德報怨?不像,我沒那么大德行。忍辱負重?更不是,我哪有那般度量。可能這一切的轉變,都要拜“勇氣”所賜。勇氣,讓我敢于自揭傷疤和面對痛苦;勇氣,讓我放下過往,重新上路。

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