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應用角度看,當今我們正在見證三個巨大的轉變,發生于技術和商業領域的交會點。
1. 充斥世界的“非結構化”數據增長速度飛快
眾所周知,移動設備、社交網絡及所有的數字化和聯網產品、機器和基礎架構,都會生成數據。
80%數據無法被計算機識別,從而限制了我們對數據的使用。這些數據中既包括使用人類語言編寫的書面材料—從教科書和公式、到文學作品和對話,又包括系統從聽、說和肢體動作中,捕獲到的各類數據。
醫療數據將增長99%,其中88%的醫療數據都將是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包括電子病歷(EMR)、化驗結果、醫學影像、視頻以及病患傳感器等,如可穿戴醫療設備、床邊設備及植入的醫療設備等。僅醫學影像一項年增長率便高達20–40%。
政府和教育數據將增長94%,其中84%是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包括各類傳感器,建筑物、道路、車隊及公共資產產生的音頻/視頻數據,以及學生測評、考試、人事檔案及學生/教師記錄所提供的數據。
公共事業部門數據將增長93%,其中84%是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包括安裝在設備上的智能儀表和傳感器、圖像、視頻及人員記錄等。預計到2017年,全球將會安裝超過6.8億個智能儀表,每年生成280PB的數據量。
傳媒業的數據將增長97%,其中82%是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包括書籍、期刊、報紙和其他出版物,以及視頻、電影、錄音及在線游戲等。互聯網上每個月都會生成27.5PB的視頻數據。
2.這個世界通過代碼被改造
軟件代碼正在“改寫”這個世界,云成為新一代數字專家利用數據的首選平臺。他們正在重新想象這個世界:從銀行、零售和醫療照護,到交通運輸、供應鏈和下水道。更確切的說,他們是在創作—編寫代碼,連接一切數據管道,并且集成應用編程界面(APIs)。
有人預測在未來十年內,整個世界將擁有100萬個APIs,包括認知APIs。
兩年前,開發者在典型的軟件項目上平均使用15.4個APIs。這個數字到2017年將增長到19.1個。
在全球1,820萬名軟件開發者中,有120萬人正在發表可供外界使用的APIs,有470萬人向合作伙伴或完成注冊的機構發布APIs。
67萬名開發者在使用Apple和Google平臺開發—占到目前可用應用數量的五分之四。他們每天提交超過2,000個應用。
到2020年,預計將有260億個設備使用超過1萬億個應用。
3. 認知計算出現讓認知系統接收各種形式的非結構化數據
各行各業的領導都已清楚地意識到,他們必須正視這個現象。在熟悉認知計算的首席高管中:
89%電信業首席高管認為認知計算將對公司未來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84%醫療行業首席高管認為,認知計算將會顛覆整個行業—60%認為他們缺乏精深的技能和專業來運用認知技術。
94%零售業首席高管以及認為96%保險業首席高管愿意投資培養認知能力。
這些不斷增加的大量數據對我們而言乃是無價資源,但因為系統不能支援而未曾被使用,直到如今。
面對挑戰,IBM創建了全球首個認知系統,這就是Watson(沃森)。
可通過感知與互動,理解量大和多樣化的非結構化數據;
通過生成假設、評估、辯證、和建議來推理;
從專家培訓、每一次互動、及持續取得數據中學習。實際上,它們從不停止學習。
試想,如果全世界的數據都能被可以理解、推斷和學習它們的認知系統所使用,將會怎樣?
1. 更加深入的與人互動
認知商業可基于每名客戶對模式、形態和質量的喜好,與其開展更加全面深入的互動。他們使用現有技術來創建細致的個性化客戶視圖,包括:
地理位置數據、網頁互動、交易歷史、參加常客計劃的規律、EMR、可穿戴設備提供的數據。
以前難以或者不可能識別的信息,如語氣、情感及情緒狀態、環境狀況、人際關系之間的強度和特性等。
通過分析與推理所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來找出什么是與人互動的關鍵因素。
通過持續的學習,這樣的人機互動將能給企業創造越來越高的價值,成為更加自然、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令客戶感到滿意的互動體驗:
通過將數據驅動的個性化視為工作重點,營銷人員可將ROI提高15–20%。
Pandora使用超過450個屬性來提供個性化服務。
2019年銷售的可穿戴設備(如健身跟蹤器及智能手表等)平均嵌入4.1個傳感器,遠高于2013年的1.4個。
在西歐國家有54%的醫療行業高管,通過投資RFID來提高病患身份識別、物流及資產管理效率。
2.提高專業能力
每個行業和專業都有永遠學習不完的新知識,沒有任何專家可以趕得上知識增加的速度:學術期刊、新協議、新法律、新做法、甚至是全新的領域。
3.認知產品和服務
認知技術使得新型產品和服務可以感知、推理并且學習用戶及周圍的世界。它們不斷地改進與調整,增加能力,使產品與服務提升到以前想象不到的水平。
4.認知流程與運營
認知技術還能改變企業運營的方式及功能。業務流程若融入認知能力,將能夠利用大量的內外部數據,借此提高它們對工作流、上下文及環境的感知能力,從而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預測能力和經營成效,同時在最快的速度下做出明智決策。
與智慧的地球一樣,認知商業絕對不止是一個營銷議題,它代表IBM的戰略和目標。它是以商界和社會中的真實科學及廣泛應用為根基、強大且緊迫的新思想。IBM對認知技術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將與客戶、合作伙伴、同行、及社會大眾攜手,努力構建認知商業。
要想轉型為認知銀行、認知零售商、認知醫院、構建認知供應鏈,領導者必須善用已經為了部署云、分析、移動、社交和安全技術所投注的心力。建議他們通過使用IBM公司廣泛且深入的資源,扎扎實實地做好信息集成和治理這個重點環節,讓數據和信息變得更可信賴。擁有了真實的數據,興奮的你領悟和抓到更多的商機,這種玩法,將讓所付出的投資取得更大的回報。
來源:IBM大數據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