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未來現在就來@彭小六
001 管理時間的目的
學習時間管理是為了什么?改變一生的軌跡?還是提高效率,多做點事?
出發點不同,意義不同。有選擇的忙,做成效高的事情。
002 結構拖延法
清單上的第一件事如果不想做,就從第二件事入手。
比如不想讀書,就去靈感庫找素材寫作,在一件事上拖延,但在另一件事上有收獲,比拖著不做要好。
003 吞青蛙法
每天三件事(吞三只青蛙)。
比如:最近100天,寫讀書清單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就先集中精力吃掉這只青蛙。
004 習慣養成
先行動比找方法重要。每天讀10頁書,做5分鐘Keep,讀2句英文,從微習慣開始。
005 主題閱讀
書單來源:豆瓣,大咖微博,朋友推薦等,找到主角書單和配角書單。
選定一個主題,列舉幾個問題,死磕。當閱讀到一定量時,會發生質變,形成該領域的知識結構。
006 功利性讀書
一本書20幾塊錢,閱讀花上30分鐘,如果可以解決你的一個生活問題,就值得了。
不是所有的書籍,都要從頭到尾看完。
007 參加培訓
付費培訓是別人整理好的知識給你吸收學習,系統且節省時間。
但不要以新手的身份去參加培訓。初級的知識可以從書上學,帶著問題去參加培訓,收獲更大。
008 互聯網神偷
除讀書外,利用互聯網,從微博、微信、知乎、豆瓣、云課堂等平臺收集篩選知識,為我所用。
009 向上一級學習
想升職,看看你的上司在做什么;想創業,多思考老板都想些什么。要提高能力,更要升級思維。
010 自學能力
學習像做菜。剛開始會做的很爛,但越做越好。最重要是你可以決定選什么食材,吃什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