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五月八開始寫作,到現在已經七個月,在簡書寫了七十四篇文章,總字數達到了十五萬字,這個跟自己的寫作新手期的預想字數兩百萬還有相當長的差距。
但是明顯感覺,最近的寫作狀態進入了傳說中的瓶頸期。
寫作狀態從開始的激情四溢,寫什么都興趣昂然,到現在的平淡如水,走過了初嘗寫作的興奮,寫作變成了吃飯睡覺一樣的平常事;
有時候覺得一連好幾天都處于卡殼的狀態,一篇文章定下了標題立意,卻磕磕巴巴的寫了好幾天寫不出來什么好內容;
給自己定的一些目標,也因為能力不足,還有時間或者精力問題,始終完不成;
看著別人寫的很好,屢投屢中,或者看著大師的作品,行文流暢,立意新穎,自己卻進入了寫作的瓶頸,不免覺得更加焦急。
最近,連續提到焦急兩字,覺得狀態確實是如此。
但是靈感有時來,有時走;創作狀態有高潮,有低潮。這本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人就是如此。身在其中,就不免會情緒化,會著急,會不知所措。
經過一番思索,結合之前看過的“成為作家”一書給寫作者的建議,梳理出以下應對寫作瓶頸期的招數,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1、保持信心,不要停筆
這好像是一句廢話,但是確實是應對瓶頸期的良方。
不要懷疑自己,失去寫作的信心。就算專業的作家,也會有一段時間寫不出什么東西來,這屬于寫作的正?,F象。
但是在這個過程里,需要保持自己寫作的狀態,為什么你寫不出來?為什么你覺得自己寫的不好?
就是因為你不斷質疑自己的心情在作祟,害怕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不被人接受;希望通過寫作來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證明自己,可是內心又覺得自己是在癡人說夢;渴望自己能寫出爆文,寫出特別讓自己和讀者滿意的佳作,實際上只是不斷的被簡書首頁拒稿而已。
那就堅持每天不斷有文章的輸出,放松心情,如果真的寫不出什么高深的文章,那寫一篇日記也可以,可以簡單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
坐下來,不管寫什么,寫一點東西出來。讓自己的心理變成我就是想寫點東西,別人愛看不看,不為了別人寫作,只是純粹為了自己而寫,只有真正的拋開一切,才有可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
寫作有時候很神奇,之前寫出了一篇好文章,不代表你現在也能寫的出來。當時的文章現在看看,都會很驚奇,彷佛是靈光乍現,偶然之作。因為每次寫作對于寫者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旅程,每次開始,都是一個新的啟程,不過這對寫者也意味著一個新的冒險,很讓人沉溺其中。
當然寫作和任何其他事情一樣,經過了最早的蜜月期,新鮮感過去了,后面就需要你保持初心的情況下,用心加持續的毅力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有所收獲。
2、正確方法,為你護航
我其實是個極沒有毅力的人,一件事能堅持超過半年已經是奇跡。
想想怎么做到了這樣對自己幾乎算是奇跡的事情,并且能繼續的堅持做下去,確實是我找到了針對自己的好的方法。
進入寫作瓶頸期,尤其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方法來做應對。我的兩個方法是:
其一,我加入了有衡的讀書和寫作群,閱讀群要求每天至少看書三十頁,并有讀書筆記的輸出;寫作群要求必須每天寫600字的文章。如果達不到相關要求,就必須發紅包作為懲罰。
很多時候,生活里會遇到許多不得已的事情。疫病、工作、旅行、友人來訪,或者心情壓抑,高興,憂愁,沮喪,這些都會影響到持續的寫作。
當遇見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紅線克制自己,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更舒服的那個方式,就是不寫了。等過去了再寫吧,而這一等往往有時候就是再也不會寫了。
所以當跟群體一起的時候,往往最能要求自己。我跟有衡的建偉老師經常聊天,有時候聊到終身學習的事情,我們的態度是一樣的。希望自己能堅持持續學習,在個人能力上有所成長。
其二,參加了湯小小的寫作培訓班,在我寫作之初的時候,我并沒有想著要報班學習。我希望保留自己的寫作風格,不想被格式化的寫作方法禁錮住。
但是進入寫作的瓶頸期,報寫作訓練班是一個好的選擇。它教會我很多文章的套路,怎么起標題讀者才會愿意點進去,怎么組織文章結構,怎么進行公眾號排版,怎樣能通過投稿得到自己寫作的第一筆收入。
這些在寫作培訓里會詳細的給你介紹出來,這對我后續寫作來說是個不小的助力。
而且當你自己寫作的時候,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覺得自己的文章寫的真不錯,自我陶醉和欣賞。當真的有人指導的時候,她會告訴你文章哪里不好,哪里是好的,直接指出你的不足。
這對現階段的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總之,在方法上,有衡教會我堅持,小小教會我寫文的套路,都讓我受益匪淺。
3、大量輸入,作為基礎
寫作確實是一種輸出的過程,當你保證每天有所輸出,但是不做輸入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立刻會感到頭腦被掏空,想不出什么素材繼續進行寫作。
所以當你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做大量輸入是必須的。這個輸入,不僅僅是閱讀,當然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輸入。
寫作和閱讀通常是連在一起的,當我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很后悔,很多之前的時光被浪費掉了。那么多的經典的書籍,那么多的閑散的時光,我沒有把它拿來閱讀和寫作,實在是有些浪費。
閱讀和寫作就像是孿生兄弟,相輔相承,好的寫作功底沒有那幾千本的書籍打底,也會是蒼白無力,無病呻吟居多。
當然輸入并不僅限于閱讀,現在的學習渠道異常的豐富。有線上分享,電影,知識音頻,或是旅行,這個時代是一個很好的時代,知識獲取很容易,但是就因為太容易,反而人們變的很急躁。
在這個年代里,大家相信有速成,相信成功會有捷徑。所有速成和捷徑很有市場,反而真正踏踏實實的學習被人們嗤之以鼻。
我相信寫作需要的輸入沒有捷徑,它靠的是一點點的不斷積累。
4、不同角度,看待世界
寫作出現瓶頸,其實也跟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有關系。年歲越長,越發現能撩撥起自己興趣的東西變的少之又少。
對周圍的環境和生活少了一份關注,多了一份習以為常,從生活里發現不了樂趣和激情。從而自己寫的文章也很平淡,抓不住瑣事,也寫不了大事。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小孩子多學習學習,女兒妍妍看什么都新鮮,玩什么都很投入,高興起來就很開心,不高興的時候一會兒也就過去了。對外界外物始終保持著童真好奇,我想她的眼睛里的世界跟我們大人的應該不一樣吧。
寫文章能堅持有趣有料有用,我做的還很差。真正的寫者能保持著盎然的興趣去看這個世界,寫作培訓的老師就曾說過,她是屬于很宅的人,有時候十天半個月不出門是常事。
但是她始終有素材可寫,因為生活里一切皆素材。看過的電視劇,接觸的朋友,自己的親人,去過的新地方,都是源源不斷的素材,但是你需要一個發現的眼睛。
生活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素材庫,但是它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當你進入寫作瓶頸期的時候,這種寫作的敏感度尤其是需要。
5、降低預期,關注自己
寫不出東西,只要保持輸出就行??梢赃m當降低自己對自身的預期,人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而達不到自己想象的時候,就會陷入自我否定當中,從而最終很容易失去堅持下來的信心。
人尤其喜歡跟別人比,在對比的過程里就會陷入焦慮之心。環顧這幾次感到焦慮,都是太關注外在的環境,外在的人和物,太在意和別人之間的差距,所以極易陷入不良的情緒里。
在和他人比較中,心情很容易失衡。看到別人的成就,但是看不到他人的努力,總覺得別人取得成績是輕輕松松的。
每個人的節奏都不一樣,這條路他走就很容易,是因為他經過了漫長的積累期,而你沒有。就像達達令,她堅持十年寫個人日記,她有長長一段經歷是通過寫作治愈了自己的憂郁癥。而這些外人是看不到的,你看到的就是她輕輕松松的做起了公號,不做任何宣傳也粉絲輕松破十萬。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在心情急躁的時候,最好檢視一下自己。我一直看的到,在寫作上,我起步很晚,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積累,我的進步非常明顯。
從開始的屢投首頁不中,到現在的經常能中一篇,就算不中,也有專題的編輯會幫忙推上首頁。我的文章也越來越能引起一部分讀者的共鳴,留言告訴我她的感受,我很欣喜,當我這樣審視自己的時候,我又會變的平靜很多。
關注自己,和自己比的道理大家都懂,做起來確實是不容易。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寫作瓶頸期突破的一些思考。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盡快突破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風格,不斷的磨練,直到練的文風純熟,下筆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