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喝睡前奶(1歲半左右)
爸爸:“寶寶,奶好喝嗎?甜嗎?”
Mía :“好喝。甜。”
爸爸:“那給爸爸喝一口好嗎?
Mía :“不好。”
爸爸:“為什么不好。”
Mía :“爸爸喝了苦。”
麻麻OS:這奶真神奇!
場景二:聽歌 (1歲半左右)
一日午飯后,外公放歌給Mía聽。聽著聽著,突然發現小家伙臉色不對,眼眶里含著淚水,我問她:“你怎么了?”她悲傷地說:“太慢了。”
麻麻OS:根據她一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就要哭的經歷來分析,她的意思應該是指這首歌曲旋律太慢了。
場景三:抱寶寶 (1歲半左右)
一日,女兒正“樹袋熊式”(雙手環著脖子,雙腿夾著腰)地抱著我。
媽媽:“寶寶,你的腿能夾住媽媽的腰嗎?”
Mía:“能!”
媽媽:“那你能夾住爸爸的腰嗎?”
Mía:“不能!”
媽媽:“為什么?”
Mía :“太粗了!”
麻麻OS:老公,女兒喊你去減肥啦!
場景四:背詩(2歲左右)
媽媽:“寶寶,還記得《靜夜思》嗎?”
Mía:“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受不了。”
麻麻OS:總感覺哪里不對?
場景五:哄媽媽睡覺(2歲左右)
媽媽: “寶寶,你可以唱歌哄我睡覺嗎?”
Mía: ?“好!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突然,窗外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
媽媽:“啊~什么聲音呀!媽媽有點兒害怕。”
Mía立刻將她的小手搭在我肩上,安慰我說:“是車子。不要害怕,勇敢的媽媽。”
麻麻OS:心里那個暖啊!
場景六:做夢(2歲左右)
媽媽:“寶寶,早上好!”
Mía:“媽媽,早上好!”
媽媽:“你睡得好嗎?”
Mía:“嗯!睡得好!”
媽媽:“那你做夢了嗎?”
Mía: “做了!”
媽媽: “你夢到誰了呀?”
Mía: ?“ 夢到小螞蟻了。”
媽媽:“ 小螞蟻在干什么呀?”
Mía: “ 小螞蟻在大便。”
麻麻OS:好特別的夢啊!
場景七: 感覺不太好(2歲左右)
Mía: “ 媽媽,我今天感覺不太好。”
媽媽:“怎么了? 你哪里不舒服嗎?”
Mía:“ 我頭疼。媽媽幫我揉揉好嗎?”
我用手揉揉她的小腦袋。
媽媽:“現在好了嗎?”
Mía: ?“ 好了。現在頭不疼啦!謝謝媽媽!”
媽媽: “ 不用謝!”
麻麻OS:“感覺不太好”出自動畫片《粉紅豬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