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完美地結尾?

如何變“爛尾”為“豹尾”

結尾是文章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精彩的結尾被稱為“豹尾”。文章有了精彩的“豹尾”,就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有了精彩的“豹尾”,能喚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增強感染力。

那么怎樣的結尾才算“豹尾”呢?所謂“豹尾”,是說文章結尾不僅要筆法簡潔、明快、干凈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還應該追求美感,給予讀者美的享受。

文章結尾

結尾是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在談到結尾時常以“豹尾”為標準,是指結尾時筆法要簡結、明快、干凈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現代著名作家師陀曾說:"寫文章不管長短,首先要考慮好結尾。有了結尾,如何開頭,中間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結尾當如豹尾,響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奮進。如魯迅的《論雷鋒塔的倒掉》,結尾只有兩個字:"活該!"短短兩字,可謂簡潔之至,力透紙背。

其實,文章的結尾有時比開頭還重要。李漁曾說:"篇際之終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結尾如有此種效果,整篇文章將增色不少。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性和鼓舞性。

不好的文章總是一樣的,乏味呆板,缺少變化。好的文章卻各有各的不同。單是議論文的結尾,就可以形式多樣,“豹尾”生姿。介紹議論文結尾的幾個招式,以供大家揣摩借鑒。

第一式:總結全文,強化觀點----建議清楚把握文章脈絡,巧妙總結。

這是一般議論文常用的結尾方式,優勢是能夠有效捏合全文,將發散的內容集中起來,讓人對文章觀點、作者態度一目了然,對文旨有強調作用。文章中最易出現的毛病的散、雜、泛,亂,能夠有意以總結式收束全文,有利于克服散漫行文的現象,將漫無邊際的思緒歸攏起來。如《“小議”淺閱讀》,文章并非簡單地排斥某一種閱讀,作者認為,為了開闊眼界,為了獲取信息,為了成為時尚的現代人,為了高效率地學習、工作,淺閱讀不可丟,不能丟;若心靈需要一劑溫熱的良藥,那么請選擇我所說的深閱讀。最后這樣結尾:

讓深閱讀與淺閱讀像一對孿生姐妹一樣地步入我們現代人的心扉,作個張弛有度,亦“深”亦“淺”的現代人。

深淺結合,相得益彰。

結尾總結全文內容,觀點鮮明,簡潔干脆,收束利落有力,擲地有聲。

第二式:引用佳句。多姿多彩---建議平時多積累一些名言名句

陸游曾說:“誰能養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沒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識,也就擁有了發言權,站起來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樣,舞出自我生命的亮點。(《吐出自足成虹霓》)

技巧點撥: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文章結尾之時,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許多。這里列舉幾例分別引用了詩文佳句、名人言論,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學們應加以學習,此外,引用的范圍可大些,如俗語、諺語、流行歌詞等均可引用。

恰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比如低頭看魚/比如把茶杯留在著在上,離開/浪費他們好看的陰影。。。。。”《向內生長,遇見那個最真的自己》

第三式:首尾照應,結構完美

好的文章,總是既重視思想與文采,又重視結構的勻稱和諧。結尾如果能巧妙照應開頭,一呼一應,首尾圓恰,便能使文章讀來氣韻流暢,既能體現視覺上的和諧對稱,又能體現思維上的起承轉合、嚴密周全。

1.如《重拾遺落的厚重》,文章起筆開宗明義,這樣寫道:

中國的圣賢先哲大都強調一種格物致知的精神,認為做學問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徹,不能淺嘗輒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韋編三絕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時,商業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往往手足無措,我們確實失去了什么,也許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明確提出觀點之后,作者又論及商業炒作學術丑聞、很少有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鉆研一本名著、那些厚重的經典名著成了圖書館書架上的陳列品等等現實,激發人們閱讀厚重的書籍,感受厚重的文化,讓自己在深閱讀中變得厚重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最后,文章照應開頭,這樣作結:

文化快餐只能作為一種嘗試,一種體驗,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遺落的厚重,沉潛寧靜,到知識的海洋中開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遺落的厚重,讓民族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會看到真正的崛起與復興。

文章開頭提及“文化厚重感”的遺失,結尾呼吁“重拾遺落的厚重”,起筆有鋪墊,落筆有照應,渾然一體,深化主題。

2.張超《紐約只能在夢中》

紐約,連同著其它遙不可及或者觸手可及的夢想,都只適合永遠留存在日記和睡夢里。

3.Susan kuang<我為什么會愛上crossfit>

如果說練習CrossFit最初的動力,是因為我想要自己六十歲還能充滿活力,擁有性感的身材,那么最終愛上它則是因為它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股“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運動員精神。我想,這也許才是CrossFit的核心魅力所在。

第四式:設問反詰,引人反思

這種結尾方式采用詰問句子,或設問,自問自答,或反問,留有思考。其優勢是提醒讀者對文章論及的問題做進一步思考,啟發人心,有效地延展了思想的長度。

平日里最愛耍貧嘴說“愛就是對我好,給我錢,別管我。”但前提是,還得時常自生自檢,你配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懂嗎?成年人的愛情,是這樣的。。。》

你若真有價值,必會以盈利的形式得到市場的支持。遺憾的是,你只不過是自己虛榮心和欲望的“囚徒“,資本市場的一枚棋子,我為何要被感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usan kuang<創業者的謊言》

小小一問,使結句多了一層意味,似與讀者交流對話,促膝談心,自然拉近了寫者與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打動人心,引發思考。

總結: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個精當的結尾會使全文大放異彩,熠熠生輝。以上的幾種結尾方式只是一些常用的方式,結尾的方法豐富多彩,而且各種方法并不是單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鍵是要緊扣文章主旨。總之,只要能夠巧用神思,“豹尾”巧擺,定能產生余音繞梁之效。大家要找到適合自己文章的結尾,給自己的文章一個完美收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