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8歲的我

下班前半小時到嘉玲那小坐,手賤賤的亂翻,一個小冊子被我翻了出來。

“給你看個東西,猜猜這是誰?”我把冊子最后一頁翻開給她看。

“這你畫的?誰啊,我們公司有這人嗎?”

“畫的不好吧,唉,還是我變化太大了。”

“這是你嗎?看不出來,劉海變了。”

“是我啊,恩,18歲的我,哈哈。“

“畫的很好啊,比我強多了,你學過畫畫吧?”

“學了啊,兩年呢,才畫出這樣子。”

“可以教小孩啊,小孩不講究。”

“你是安慰我呢,還是打擊啊!”

“都有,都有,別發作,這不是檢討的時候,馬上下班啦......”

檢討嗎,好像正是時候。


你知道嗎,才過去的上周六,就是省美術聯考,比我們那一屆早了二十來天呢!

你知道嗎,九年前,是我第一次來武漢,到這里參加美術考試,然后一直在這里生活了這么多年。

你知道嗎,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我想對十七歲的我說:別猶豫,別糾結,不要異想天開,妄想走捷徑。好好學習文化課,認真努力高考。

你知道嗎,我的高中生活后半段一直在壓抑中度過,在愧疚與力不從心中煎熬。

你知道嗎,要經歷兩次高考,在第一場后已經知道結果,卻還要堅持4個月的文化課復習的心酸嗎?

你知道這么多年,每到這個時候,看著那些孩子背著畫板,趕往一個個考場,我的心情還是很復雜。

我承認還是沒有放下,依然對那段時光耿耿于懷。

雖然我已經想不起學畫畫的日子有多么難熬,想不起上文化課的時候心里是多么安寧。

但是我心里依然有愧疚,有對于那個結果的不甘心。

愧疚于以父母的辛勞來換取我所謂的保險,以藝術生的身份進入更好的大學。

不甘心于兩場考試我都沒能努力學習,好好復習,最終一敗涂地。


而這些年來,其實我一直在逃避。

畫畫走形式不走心,大學專業課也是,根本沒學到專業技能。

畢業了還是如此,不敢想,不去練,不去爭取。

畏畏縮縮,既自卑,自尊心還強的要命。

所以這么些年,碌碌無為,我其實很能理解。

只是,到了現在,已經過去了九年,那時的心結也該了結。

逃要逃到哪里呢,其實哪里都是一樣的,我的性格好像決定了許多事情的最終走向。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我還不想稱之為命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