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屑一顧
“叮叮叮”,聽到手機響聲,娟子拿起手機。
“你在忙什么呢?”原來是好友玲子。
“在忙著燒飯啊,怎么啦?!”娟子問。
“你沒看微信啊?我發了個微信給你,是拼多多砍價,你幫我砍一下。”玲子說。
“嗨,你怎么相信這東西。這都是騙人的,就跟送紅包一樣,先送你多少錢,然后集滿多少錢就返現,最后都是一分一分錢,根本就不可能達到你要的數字,最后都是白浪費時間。”娟子不屑一顧地說道。
“哎呀,不管了,我也知道這是套路,可是我現在只差一點點了,你幫我點一下。”
“好的,可是我從來不參與這玩意,需要我怎么做?”娟子問。
“你就點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做什么。” 玲子說。
“好。”娟子點了一下微信,顯示出幫助玲子砍了0.01元的價格。
娟子笑著搖了搖頭。
2.驚訝
周日晚上,娟子突然想起這事,發個信息問玲子:“你東西拿到了嗎?”
玲子發了張截屏,居然砍成功了,她還隨后發了一張點爆竹的慶賀表情圖。
這回輪到娟子吃驚了。
周一上班,中午的餐桌上,隔壁辦公室的陸老師喜氣洋洋地敘述她在拚多多上砍價,砍成了一個手表。并且不光是她,她的一個好朋友接連砍成了2件商品。
娟子這回更加驚訝了。
免費的午餐是最吸引人的午餐,也是最具傳播力的廣告。娟子感慨自己快成老古董了,這么新鮮的玩法、這等不花錢的好事自己居然一直不知道。
3.行動
三人成虎,盡管娟子以前從來不相信這玩意,但別人的成功激勵自己。這在心理學上怎么說來著?替代強化,看到榜樣的力量而受到強化。娟子也興沖沖地也點了一個砍大刀的商品,可還不知道怎么玩。年輕的女孩子們對新事物總是更了解些,馬上就有辦公室的女孩子們教著怎么砍,并且熱心地幫著砍了價--------其實也不難,舉手之勞。
砍價幅度是驚人的,自己砍一刀,幾個同事順手幫著砍了幾刀,很快地價格就倍砍掉了99.5%,成功的希望激勵著娟子,她仿佛看到砍價的商品向她一步步走近。
4.折騰
不對啊,這刀好像越來越輕飄,剛開始時一刀就能砍掉很多錢,可現在每刀好像只有0.01元、0.02元的力道了,價格差距的數字始終停滯在0.5%,沒有進一步下降的跡象。
下一步怎么辦呢?因為以前不屑于或者說不太理會這類游戲,娟子覺得自己缺少勇氣往各種微信群發放。
“人家同學或者同事會怎么看呢?不會覺得你無聊么!”娟子自己對自己說。
娟子嘗試著先往家庭群發放,結果謹慎的妹妹問道:“你在忙啥?”
弟妹更好,馬上發來一張圖片:“公安局提示:…….”最后小結一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一來,娟子鼓起的勇氣全部泄了。
算啦算啦,資金安全第一,娟子眼睜睜看著砍價數字無法逾越0.5%的鴻溝。
第二天,游戲24小時后失效。
5.羨慕
這邊娟子的心波才平,那邊同事又掀起高潮,“居然成功了”,同事興奮地宣布,他拿到一輛自行車子。
兩天后,同事果然收到車子并安裝成功,喜洋洋的心情溢在臉上。
6.再折騰
晚飯后,娟子在手機上瀏覽,突然又想起拼多多這事。
先在百度搜索一番,看有沒有賬號安全風險。從搜索的情況看,好像是沒有安全風險,因為幫人砍價的過程不涉及帳號輸入。
娟子的心又泛活開來。
這次索性點個自己需要的。娟子在砍價商品中瀏覽,看到一款超薄筆記本。
“這正是自己需要的。家中有幾個筆記本電腦,可都是先后被淘汰的老款,又大又沉重,打打字沒問題,上網還慢。”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娟子又舍不得扔掉。
娟子毫不猶豫地點擊了電腦。點了以后,跳出價格,6000多元。
“壞了,這么貴,估計又沒希望。”娟子硬著頭皮,這回向群中普發,多多益善。
價格百分比很快地又下降到0.5%,娟子又看到了希望。可它始終是一個錯覺,如同你在黑暗的陰雨天前方出現的一縷燈火,你努力往前走,它卻始終在遠方。再一次,希望的燈火越來越渺茫。朋友幫著砍價的數字再次以0.01元、0.02元的方式呈現。娟子計算了一下,6000元乘以0.5%等于30元,按目前每次0.01和0.02元的砍價幅度,1元砍價需要50-100人的幫忙,還得1500-3000人幫著砍價。
7. 放棄
審時度勢,娟子宣布放棄。
“拼多多啊拼多多,你總是開始時給人驚喜,讓人充滿希望,可回過頭來,幾番努力,卻又發現這希望實在渺茫。”
“娟子啊娟子,一兩件免費商品就攪動你不停折騰。到頭來不過是浪費時間。”
娟子不能抱怨拼多多的營銷策略有問題,程序的設定就是讓你不停地拉人,為它打廣告,要怨也只能怨自己定力不夠。
免費的東西無人不愛,再看看微信群里,蜂擁的都是砍大刀的邀請。沒得到的還想得到,得了的還想更多。
她決定還是暫時卸載拼多多,減少眼欲的同時也兼顧安全。
"意外之財,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娟子決定暫時不再浪費時間與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