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讀《浮生六記》是緣于對200年前清人普通文人生活的興趣所致。此小冊字數(shù)不多,耐著性子只需兩三天便可看完。作者沈復給我的印象是,命運多坎坷,但又是個十分有情趣的人物。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fā)現(xiàn)《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案∩倍值涑隼畎自姟洞阂寡鐝牡芴依顖@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說其命運坎坷是因為據(jù)其所著的《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八歲娶舅女陳蕓為妻,與妻子陳蕓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xiàn),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況不明。

他的趣事都寫在了篇章《閑情記趣》。其中有個趣事讓我印象深刻。其童年時愛玩蟲子,一日他的小雞雞被蚯蚓咬了,腫脹起開來沒法小便,有偏方說鴨子的口水可以治,于是又捉了鴨子來,讓鴨子張口含住他的小雞雞,鴨子受驚嚇脖子顫動,差點把他的命根吞下去,其也被嚇的大哭。

如果說沈復是個有趣之人,他的妻子陳蕓便是個那個能讓丈夫感覺生活趣味的妙人。他倆人還真是天生一對。且不說其女扮男裝去看廟會,主動為丈夫謀妾室之事。就說他們在被公公誤會趕出門后,拮據(jù)生活的那幾年,陳蕓想著各種法子能把清貧的日子活出情調來,便讓我對這個女子無比贊賞。

夏月荷葉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讀完全篇后,令我難忘的也便是羨慕此等人物能在如此麻衣粗飯的境遇下仍能細心雕琢生活之心境罷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