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期盼難辜負,最是精神動人心

打下巴西,復仇荷蘭,贏了塞爾維亞,時隔12年拿下冠軍,重返世界之巔,這一刻,14億人的歡慶,舉國沸騰,激動之情無以言表。

當前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時正奔流滾動在你的身體里,所謂精神真的存在。

從小組第四出線到問鼎冠軍,連郎平賽前設立的目標也僅僅是一塊獎牌。

讓我們越發感到,現實高于期待真的是太幸福了。

但認真的看過姑娘們的所有比賽之后,會明白,原來的低期望僅是對自身壓力的釋放,切勿好高騖遠,定要腳踏實地,實際上,女排姑娘的每一場每一局乃至每一個球,儼然是奔著冠軍去的。

因一種精神熱愛一個國家。

好久沒有如此酣暢淋漓,好久沒有興奮到模仿冠軍動作來釋放真情,好久沒有要認真且堅定的跟唱國歌。

女排精神真的存在,姑娘們場上每一次青筋爆出的叫喊,每一次勢大力沉的扣殺,每一次失分后圍在一起鼓勵的擊掌,震撼著場上場下。

輸贏可能是考量,但輸不是愧對,而贏真的是回報。女排的勝利,刻在了骨子里。

女排的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有時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雖行走一路搖搖晃晃,但站起身抖落衣襟上的塵土,態度依舊堅定,就像小組賽時那樣的坎坷,但終于還是笑到最后。

一個國家這一刻被同一種精神帶動著,并將持續下去,迎接下一個奇跡。

誰說女排精神是只能贏得精神上的勝利。

12年間,女排起起落落,04年的那次奪冠,現在似乎都已忘了當年的激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一直秉承的女排精神似乎沒有多少效果,更像是嘴上說說,心里想想。

然而,精神不一定表現在結果,精神是靈魂的向往,是憧憬,是期待,是努力,是果敢,是熱愛,是堅持,是不服輸。

精神存在,認同即在,無關結果。

但好的結果不會一直偏心,成功終至,絲毫不晚。

窮盡一生去追逐不如拼搏一代成不朽

本屆的女排組成平均年齡24歲,年輕牽絆了他們,年輕又拯救了他們。

因為年輕帶來種種不穩定的因素,大賽經驗,臨場發揮,情緒的波動,每一環都可能是絆腳石。

但年輕也意味著無畏,勇敢,精力充足。場上每個人從未看到一絲的膽怯與惆悵,連輸球也依然帶笑。

年輕的她們明白,屬于她們的比賽剛剛開始。

一代人的期待一代人來抒寫,80年代的女排精神,如今繼續傳承,撣去表面的灰,愈加耀眼奪目。

奧運是女排的一次蛻變,唯有女排精神永遠不變,大幕剛剛拉起,手挽手走到臺中間,期待她們上演更加完美的演出。

這一刻,任何文字都是蒼白無力;

12年的涅磐重生;

是勇敢贏得了偉大;

是王者終將凱旋。


<-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