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不務正業的他們,現在怎么樣了

文字/ 文心說

圖片/ 來源于網絡

-1-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一次,我跟著爸媽去參加同學聚會。一個胡子拉碴的叔叔問我們這群小孩子:“你們以后想做什么呀?”

“我想當科學家!” 男孩的爸爸自豪地摸了摸兒子的頭。

“我想當醫生,為別人治病。” 真棒!大家紛紛夸贊這個小女孩。

“我想當警察,消滅壞人。” 男孩的媽媽在一旁豎起了大拇指。

“你呢?” 胡子叔叔笑瞇瞇地問我。

我抬起頭,瞥了媽媽一眼。

“她想當作家。” 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揉了揉我的頭發。

叔叔阿姨們笑了。

“真是個小才女啊!” 笑得最大聲的那個阿姨沖著我說。

我不知道他們在笑什么。可我再也沒說過,我想當一名作家。漸漸地,我好像也沒那么想當作家了。

-2-

我曾經很反感大人們口中“不務正業”這個詞。我問他們,什么是正業呢?他們告訴我,現在,學習就是你的正業。

我也曾試著爭辯,可后來我發現,身邊的朋友們,也開始用上了這個詞。

小學的時候,大家說阿騰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因為他喜歡武術、喜歡功夫。

我說:“阿南還一天到晚跑出去游泳呢,你們怎么不說他不務正業?”

“人家可是拿了獎的,拿了獎的人會被最好的初中特招。”

我想了想,好像也有點道理。

初中升高中的時候,市里最好的高中開設了武術特長生,阿騰憑借著他那一身好功夫被特招。后來,再也沒有人說阿騰不務正業。甚至有家長逼著孩子去學武術。

原來,除了學習以外,可以作為特長的,也叫正業。

這樣看來,Tina就是個不務正業的人了。初中時的她喜歡研究化妝品,喜歡照相,喜歡寫一些沒人看得懂的小詩。

老師對她說:“你這么聰明,要是把勁用在學習上,一定很有出息。”

Tina依舊我行我素,不過,現在的她,很有出息。

高中時,Tina獨自一人去了美國。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適應期,她開始在那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做了一切想做的事情。

如今的她,在藤校修讀雙學位,兼職攝影師,偶然寫寫詩歌、賺賺稿費。

老師、家長們說,看看Tina,多有出息。

可當年同樣不務正業的Ann,也許是沒有Tina那般殷實的家境和開明的父母,聽話地選擇了那個自己并不喜歡的有前途的好專業,現在,正考慮轉專業讀研。

-3-

我以為,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該變了。

大一假期參加了一個業內評價頗高的NGO組織的夏令營,主要為內地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提供素質教育課程。我們不教語數英、不教應試技巧,教的是文化、藝術、合作、領導力、生涯規劃等綜合課程。

學生們很喜歡。

第一天見面時,大家都很拘謹。平日里成績不太好的那些學生,從來不舉手發言。漸漸地,孩子們發現,他們雖然數學不好,卻熱愛演講;雖然語文不好,卻擅長畫畫;雖然讀不進書,籃球卻打得很好。他們變得活躍起來,自信起來。

中段家長會上,我們欣喜地向家長們展示孩子們的學習成果。

一位家長聽完以后站起來發言,他簡單地肯定了一下我們的教學成果,緊接著提出了一長串質疑:“你們都是名牌大學的學生,我想知道,你們小時候,受過這些教育嗎?上過這些課嗎?我知道這些課有用,我看到我的孩子變得開朗了。可是,我們家長還是希望你們能多多分享一些學習、考試技巧給孩子們。畢竟,我們這里的孩子很少能接觸到你們這些大城市來的高材生。”

我們站在講臺邊,啞然失笑。

“我想問一句,這些天來,您的孩子快樂嗎?” 一旁的隊友阿玥打破了沉默。

“快樂啊,很快樂!她喜歡唱歌,每天回來就唱。”

“那為什么就不能學唱歌呢?”

“唱歌有什么用呢?光唱歌能上北大清華嗎?還不是不務正業。你是北大來的,我希望你能多教點學習方法給我孩子。”

家長們紛紛點頭。

阿玥沉默了。

不務正業這四個字,像一把利劍,刺在我們每個人心上。

“所以我們教的這一切,都是不務正業咯?” 散會后,阿玥小聲嘀咕。

我聳聳肩,沒說話。

-4-

前不久看到朋友圈里轉發的 “芬蘭取消分科教學” 的消息,一陣激動。盡管后來被辟謠,說并沒有取消學科,只是進行了phenomenon-based project studies,直譯就是“基于現象的項目學習”,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也打破了傳統科目,涵蓋多方面知識。

這條新聞引發了一陣對于 “分科教育” 的討論。可惜,討論聲并不大。因為我們都知道,這種教育形式,還會長久存在下去。

美國教育學家艾斯納(Eisner)曾在著作《教育想象:學校課程的設計與評鑒》中提出過** “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指的是學校未曾教授的內容**。

他認為這包含兩方面內容——認知與學科。

為什么LGBT話題不能在課堂中討論?

讀不好書的人才去學美術?

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很多學者的思考與討論。

-5-

“我就不是讀書的料。” 說這句話的人,有多少是帶著自暴自棄的態度?

分課教育下的我們覺得,學不好傳統科目,就不是讀書的料。

媽媽打電話說,她朋友江阿姨的兒子阿明快中考了,阿姨特別緊張。

這將是阿明的第二次中考,如果依舊考不上,就別讀高中了。

媽媽悄悄跟我說,她不明白,為什么江阿姨就是不肯送阿明去學廚。

阿明就是個廚師胚子。三歲拿著刀站在灶臺上切菜。小學時常常嫌棄媽媽做菜不好吃而自己跑去做一頓。平時看電視只看美食節目。他曾多次跟爸媽說,自己想學廚。

江阿姨不肯,說那是不務正業。

“唉,他就不是個讀書的料。” 江阿姨在電話里嘆氣。

我卻很想問問她,到底什么是正業?

我是文心,正在不務正業地碼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晚安,親愛的。 我在想你,三毛的書,你喜歡,我也愛看了。我去買了電子版。在手機里,上下班的時候看看。 雖說,看得不...
    xiao錢錢閱讀 60評論 0 0
  • 張靚穎,又上微博熱門話題。 這次終于不是狗血家務事,而是#馮軻張靚穎婚紗照# 說實話,瑪麗還是比較挺喜歡這組婚紗照...
    開了一間藝術店叫Somnium閱讀 546評論 0 0
  • 白馬過隙,流年似水 不知不覺要奔33了 小伙伴說很佩服我像個女漢子一樣不拘小節,能干,整天風里來雨里去的 BOSS...
    純淡明凈閱讀 275評論 0 1
  • 傷心的今天,不,傷心的這些天。自己都覺得不是我自己了。 走在下班的路上,“我想是因為我太天真,難過是因為我太認真。...
    如果冇如果_296f閱讀 23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