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居.生命感思(23)

佛教雖然有“四大皆空”的說法,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佛陀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地修行、教導弟子,帶領(lǐng)弟子四處弘化,把慈悲和智慧帶給深陷在煩惱與痛苦中的人們,乃至指引生命從生死苦海中走向究竟的自由,同時留下了那么多智慧的經(jīng)典,從而使兩千五百多年后的我們依然能夠有機會學習讓生命獲得自由與安樂的智慧,讓我們的心中能夠點亮一盞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燈,從此再也無懼任何外在的變化,始終保有內(nèi)心的和諧與安寧,無量無邊的生命因此而走上慈悲與智慧的正覺之路,這不正是佛陀對人生意義最好的回答嗎......“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當一個生命沿著佛陀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前行時,生命的意義即在其中......

以上是從佛教修行角度來說的,如果從更寬廣的角度來說,生命和人生的意義是由每個人自己去定義的,一個人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想要做什么樣的事,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和人生更有價值,更有意義,這一切都只能由每個人追問自己的心,只要能夠活得無怨無悔,覺得自己沒有白活,覺得自己的生命對于這個世界還有那么一點價值,能讓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一些,這就已經(jīng)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對于我自己而言,我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夠永遠走在自覺覺他的正覺之路上,不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改此心,不改此愿,永遠無怨無悔。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燈,照亮自己的生命,同時隨緣幫助有緣的生命點亮自己的心燈,在我看來,這即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此心此愿,永不改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