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興趣為根砥,因熱愛而任性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微信公號對我和畫畫影響較大,我們幾乎是同一時間段訂閱的,我倆都很喜歡它推送的文章,也頗熟悉筱懿和妍妍的寫作風格,通常一篇文章我看上一小段就能猜出是筱懿寫的還是妍妍寫的。受其影響,“中毒”較深,我們將“那一米陽光”定位為女性自我成長。“靈魂”的寫作者基本都是思維、眼界都很開闊的女性,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其中相當一些都出過書,還是暢銷書,是作家。這樣一對比,大家都明白我們與“靈魂”的差距有多遠了吧?

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創公號之前這些情況我都知道。那有人會說,你這不是自取其辱嗎?退縮不是我的風格。身處小縣城的女人就不可以想著成長了?處在小地方的人就不允許思想放放風嗎?我們的公眾號就是讓我們身邊人看的,從身邊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大家一起進步,我倆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站在人群里你瞅上好多眼也找不著(個兒太低),好處呢?接地氣。

“那一米陽光”我們更想把它做成姐妹談心的平臺,我們可以聊情感、家庭、健身、美容、穿搭、旅行、興趣愛好、勵志、職場等等一切女人愛聊的話題。有研究表明女人一天要說七千多句話,“話嘮”是我們的特質,我們女人也是最擅長溝通的,其實每天發文就是不吐不快,想和大家聊天,只可惜留言較少,公號兩周前已開通留言功能了,您的留言我們會認真回復,期待和您的交流。

我們身邊也會有一些感到不幸福的女人,好幾次我都想寫出來,擔心映射到誰,所以遲遲沒有動筆,但我內心真的很希望身邊這些女人都能找到自我,展現自我,綻放自我,當然我還沒有實力能影響別人,我自己本身起點就很低(我老毛病又犯了,自卑心理很重)。我們可能不能成為你身邊的小太陽,能在你柔軟的心靈上灑上那一米陽光就夠了。

筱懿和妍妍在創公號之初,倆人也經常在咖啡廳見面溝通相關問題。“那一米陽光”公眾號開通兩個月了,經過了微信公眾平臺內測,開通了原創標記和留言功能,算是對我和畫畫的原創之路的肯定。今天我們要見面了,想到這,我不自覺地笑了,因為她兩周前都急著要見我,而我又何嘗不是呢?我想兩個“話嘮”一見面會不會發生“井噴”?自公眾號開通這是第二次見面,上次見面是寒假里,聊了一個下午外加一個晚上,仔細一想,沒感覺出有多久沒見面,納悶居然默契了這么久。

這次見她主要是和她分析優秀公眾號的成功之處,我們如何借鑒和突破?還有一個就是需要和她合體為公眾號拍些照片。下午碰面后,我們去了Susan的工作室,請她為我倆拍幾張照片,Susan是個完美主義者,弄什么非得弄好才行,自我要求高。照片拍得很順利,效果也挺好,這些照片在公眾號里會陸續出現。在我們不停地贊嘆Susan的攝影技術時,居然點燃了她對攝影愛好的深入鉆研,我很欣賞她做事的專注。

我們在Susan的工作室就這樣度過了一個下午,幾個人為一件事,還是一件“閑”事,過程卻讓我們三個很享受。我經常會問自己寫公號這件事有意義嗎?每次都聽到堅定的回答“是的,有意義。”什么意義?等若干年后回想起來,以興趣為根砥,因熱愛而任性了一回。

“那一米陽光”能走多遠,我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也不必考慮,它就像我們孕育的一個孩子勢必要經歷成長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我只看中這些問題帶給我們的種種思考,指引我們前行的路,讓靈魂扛起皮囊,一路高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