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陜南的秋天涼的較早。十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大家計劃開車去光霧山看紅葉。聯系了接待處到的工作人員,對方滿是善意的提醒我們,紅葉已經落光了,明年再來吧。但最終我們還是沒有禁得住內心的誘惑,于是在一個周六的清晨開車前往。
車出小城上京昆高速,再轉寶漢高速,這一段一路暢通,加之還沒有體會到旅途勞頓之苦,大家興致都很高,坐在后排的女士們邊吃零食邊隔著車窗拍照。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使女士們自拍的天性得到盡情的釋放,不分年齡,所到之處盡是手機。
我們的第一站是桃園景區,就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桃園,據說這也是光霧山觀賞紅葉的核心景區。車子在一個叫做紅廟的地方下了高速,經由省道穿過一個名為喜神壩的小鎮由陜入川。
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桃園景區。游客中心各類設施齊全,露天停車場很大,但是我們抵達時出奇的冷清,經咨詢停車場保安,被告知景區已經封閉,我們說能不能進去看看,保安說可以進去碰碰運氣。
車子繼續向前,在臨路的一處高崖上,桃園二字赫然入目,路上基本看不到社會車輛,只有運輸石料的工程車間或穿梭往來。景區門口的賓館已經閉門謝客,冷冷清清的大廳里堆著一堆堆蓋著防塵布的椅子。
一個保安裹著大衣靠著一臺類似臺扇的,被稱為“小太陽”的取暖設備取暖。景區入口的馬路邊上幾個當地老鄉圍著火盆守著籮筐里的臘肉、菌子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土特產等待顧客,此處同樣車少人稀。
大家下車,女士們又是各種拍照,一車男士看著她們拿著手機自拍、互拍忙的不亦樂乎的樣子真的猜不透對于這個閉門羹她們是高興還是失望??床坏郊t葉就去看瀑布和水吧,我們決定直奔第二個景點十八月潭。
桃園通往十八月潭依舊是省道,道路盤山而上、曲曲折折。當天天氣不是太好,車子越往上走,霧氣越大,接近山頂,能見度大概已不足50米。沿途沒有路標,導航中志玲姐姐不斷的提示我們調頭,但地圖和桃園景區的保安都告訴我們要往前走。后排的女士們經不住盤旋山道的折磨,都已昏昏沉沉的睡去。我和開車的同事關了導航,決定按照保安指的方向往前走。
一路下坡,霧隨著海拔的降低由濃變淡。等我們到達一個小鎮時,車窗外的霧氣已經完全消散。鎮子上冷冷清清,一家小超市門前兩位上了年歲的阿姨正圍坐在火盆前聊天。我決定下車問路,阿姨們很是熱情,怕自己說不清楚,又從店里叫出兒子給我們指點。如他們所說,我們還要沿著當前的省道朝著南江縣縣城方向前行,約30公里后在一隧道處左轉,再直行,順路標即可到達十八月潭。
弄清了道路之后,大家心中又興奮起來,車子里又一次響起了志玲姐姐甜美的聲音,后排的女士們又與零食開戰。時間已經接近中午1點,我們決定先解決午飯然后繼續前行。不久,途徑一個小鎮,街邊稀稀疏疏的有幾家餐館,但沒有一處能夠勾起大家的食欲,且街道很窄無處停車,于是繼續前行。
出鎮約半小時,開車的同事發現道邊一條不太顯眼的小路上立有農家樂的招牌,停好車子。根據指示牌的指引,我沿著一條看樣子剛剛修好坡道而上,約五分鐘至路的盡頭左轉,看見兩棟三層的農家小樓背山坡面遠山,俯瞰我們途徑的國道而建。
一個魚塘和幾株不知名字的樹占據了整個院子約三分之一的面積。院子四周的山坡被平整為幾塊梯田,房屋后面的梯田里的水稻已經收割,只有稻茬和一束束脫過粒的稻桿被捆成一個個稻束三五成堆的斜靠著立在田里。房前的坡地上種滿了蔬菜和果樹。老板約50歲左右的年紀,看到我們極為熱情。
田里的現成食材,沒菜單,有啥做啥。也沒有廚師,干凈利落的主婦上灶。鐵鍋土灶,上菜速度和葷素搭配超過我們的預期。每桌約十個菜,葷菜有炒臘肉、蒸燒白、烏雞燉蘑菇,還有從魚塘里撈出來現做的清蒸魚。素菜就是田里的各種小青菜。主食是鐵鍋蒸米飯,還有鍋盔,每桌300元。
樸實的山里人家,美味的農家菜,賓主皆歡,還有臘肉、魚和菌子等對外出售。臨行前,店主兩口抱著孫子站在山坡的榕樹下送我們,讓大家倍感溫暖,約定下次再見。
發動車子看了一下時間約為下午1點,繼續沿山路上行,山路平整、干凈,車子很少。兩邊山崖上各色樹葉子紅、黃之間雜以其他顏色十分漂亮。接近十八月潭時,天空飄起了細雨,雨絲被微風吹在臉上,涼絲絲的,時間久了讓人感受到山里深秋的寒意。女士們有人拿出了背包里的羽絨服。
也許因為天氣原因,抵達十八月潭景區依舊人少車少。下車買門票,習慣性的掏出手機卻被告知,只能刷卡或現金,不能手機支付。車子進入景區大門,之后有幾處岔道通往不同的景點。
我們沿山而上行駛約30分鐘,抵達停車場,沿途一邊豎有藍色的鐵皮施工擋板,好像在施工,停車場很簡陋,無人值守,因為淡季我們抵達時車子很少。一座毫無特色、極為簡陋的橋架在停車場和景點入口之間。
溪水順山勢而下,曲折蜿蜒,在沿途形成了大小不一、景色各異的十余個水潭,是為十八月潭。木質棧橋和石階將這些景點蜿蜒相連,每個景點旁都立有木質的標牌,用簡短的文字對水潭名字的由來進行了簡短的說明,說明還算清晰,但是看了幾個之后讓人覺得文字過于呆板。
去過秦嶺的華陽古鎮,也去過長白山的谷底森林。對于此類景點,個人認為,觀賞之處于樹,在于葉色,在于樹木掩映的天空;于水,在于水的形狀,在于水中倒影的樹木與山色;于山則在于奇石、山色,以及山、水、樹、天空構成的整體意境。我們此行雖未見滿山遍野的紅葉,但是深秋、空山、細雨、溪水、樹葉依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有兩處,一為趙公潭,一為婚紗瀑布。
趙公潭為巴山游擊隊領導人趙明恩犧牲之處,也是十八月潭中唯一一處有人文故事的潭。潭深水碧,四周上樹木蔥郁、遮天蔽日,溪水至此驟然變急,似為悲歌悼英雄。
婚紗瀑布的所在為一斷崖,溪流至此,水流沿山崖而下,不是傾瀉到底,概因崖壁有青苔且此時上流溪水較小的緣故,水貼崖壁而下,沾沾連連,遇風,略有霧氣。遠看有一襲婚紗款款而落的意向,該處駐足的人很多,大家在正對瀑布的棧橋上或坐或站,有的甚至不顧警告下到瀑布腳下的水潭邊拍照留念。無論男女,無論年齡,大家對于愛情、幸福及寓意美好的東西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近與向往。
再往前走,經過幾個水潭就到了十八月潭的盡頭,游人與溪水就此作別,游人向左,溪水向右。游人向左,此處有候車的木廊,天已薄暮,木廊邊有管理人員的簡易值班小屋,上面貼了類似時間與價目表似的東西。
路邊停著幾輛三排座的白色商務車,我們要返回入口處的停車場。向司機詢價,每人要價15元,但因我們人多需要兩臺車,因為有別的游客已經包下了其他的車子。他們只有一輛車子先送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其余的人在木廊中等著,車子將第一批人送到停車場之后再返回接剩下的人,我們算了一下一個往返大概需要半個小時,且價格也貴,就沒有答應。
不久之后我們以每位10元的價格談妥了一輛下午從縣城送游客過來,此時正在等待游客返回的商務車。司機善談,一路上以輕松愉快的口吻向我們介紹周邊的景點和美食。但至今,我仍驚詫于司機竟敢當面搶那些自稱景區專用擺渡車的生意。
所有人返回停車場已經接近五點,暮色中天空再一次飄起如煙似霧的細雨,我們于細雨之中直奔南江縣城,據說之前來過的人講,那是一座江水蜿蜒穿城而過的美麗小城。當地特產黃羊的味道極美,我們準備在縣城住一晚,美美的吃一頓黃羊,明天下午返回。
至于錯過的桃園和牟陽故城只有等到明年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