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知名演員陳建斌的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在一開始就吸引了眾多的目光,而最終這部電影也是不負眾望,在其定位的電影類型上得到了較好的評價。
“勺子”來自西北方言,意思就是“傻子”,而這部電影也是自始至終都緊扣“傻子”這一主題,陳建斌所扮演的樸實農民“拉條子”在去城里的路上,意外“邂逅”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傻子,回家的路上傻子一路都跟著他,他發現后,制伏了傻子,問他為什么跟著他,直到此時,他才發現這是一個神智不清的“勺子”,就這樣,“勺子”就跟著他回了家。回家后,“拉條子”把偶遇一個“勺子”的事情告訴了妻子,善良的妻子非但沒有責怪丈夫,反而給這個“勺子”飯吃,還給他鞋穿,其實,看到這一段,帶給我內心的沖擊還是很大的,盡管我也有過同樣的農村生活經歷,但是相比之下,電影中“拉條子”和他妻子種種行為所散發出的農民樸實的善良,是我難以企及的,也是我們千千萬萬城市人所難以達到的,這種寶貴的品質,源于他們生活的那片厚重的土地,大自然賦予他們人性最自然,最美好的那部分,在電影中得到了最真實,最完整的演繹。
定位在一個比較有深度,帶給人更多思考的電影,這部電影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他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在當今利益熏心的社會,什么才是我們應該堅守的?什么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究竟別人的眼光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如果你在現實中有類似的困惑,我推薦你來看看這個電影,相信它能給你一個想要的答案,至少它能給你指明一個方向。
電影是升華的生活,它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這部電影取材于最基層最真實的農村生活,刻畫的小人物形象,卻又如此的高大,令人敬仰,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部電影,你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如何導好,演好屬于你自己的電影呢?
在我看來,勿忘初心,無愧于心是我的答案,想必此時你的內心也有了屬于你自己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