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別人的媽

別人家的孩子,從來都是完美無瑕,永遠站在制高點俯視你。

比如劉亦婷。十多年前,她考上哈佛大學的報道就鋪天蓋地而來。

無論是校刊,還是雜志,或是報紙上,劉亦婷的故事都像個神話,以光速傳遍大街小巷。

榜樣

我如饑似渴地讀完,有一腔急起直追的熱情,好像只要自己再努力一點,就能去哈佛與她相會。

然后,就沒有下文了。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已為人母的我看到這本書《哈佛女孩劉亦婷》,頓生他鄉遇故知之感,立馬買回去深度閱讀。

梅花香自苦寒來,劉亦婷的成功凝聚了她父母親十多年的心血,甚至還有姥姥姥爺等家人的優質付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閱讀過劉亦婷的成長軌跡,正視了自身的不足,也更明白因為別人家媽媽的付出,才有了孩子的卓爾不群。

一是,劉媽媽異常珍惜學習資源,并能學以致用。

一本《早期教育與天才》,讓她如獲至寶反復研讀。早期教育先行者的智慧結晶,讓她大開眼界。

卡爾威特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彼龑Υ松钚挪灰?。而先行者們培養出優秀孩子的成果,讓她踐行早教時異常篤定。

她不失時機地提供一切讓孩子心智發展的機會,盡力避免“兒童潛能遞減現象”。

為了培養英語語感,她讓孩子看了一年多的英語電視節目。為了節省時間,她講故事時錄音,隨后讓孩子聽錄音看故事,自己抽空洗漱。

到上海考試,她給劉亦婷買了一套《紅樓夢》的連環畫,讓孩子接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她也給孩子看越劇《紅樓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連在弟弟房里發現《家庭日用百科全書》,她也用表格來給女兒測智商。孩子成績萬里挑一,大大鼓舞了全家人。

如今,我們的育兒資源浩繁,認真學的父母不太多,學以致用的更少。

育兒沒有那么容易,父母都有自己的手機。

盡管我極少看電視,也愿意花時間教育孩子,但利用資源的能力遠不如她。有時候書買回來就放在那,或者看一半停一半的。

自己的孩子耐心教,優質的資源利用為寶,才能在科學育兒的路上走得更好。

二是劉媽媽堅毅,排除萬難教好娃。

一出生女兒就腹瀉了56天,劉媽媽仍然堅持給她做嬰兒體操,訓練體力。持續刺激聽覺和味覺,讓劉亦婷形成積極、主動的性格特征。

15天就開始進行“‘語言輸入”訓練,無論做什么事,都跟寶寶說一說。6個月大的劉亦婷,聽到鹿鹿兩個字,立即轉過去用目光緊盯著小鹿玩具,迎來了第一道“智慧的曙光”。

劉亦婷1歲8個月大,劉媽媽遭遇離異,孩子被迫送到姥姥家寄養。她絲毫不氣餒,離婚不改初衷,堅持“先培訓,后上崗”,育兒計劃照常進行。

多少媽媽離異后,收拾自己的情緒都很費勁,更談不上精心育兒。不得不感嘆劉媽媽的堅強,她還不忘讓娘家人盡可能地寫信記錄下女兒的情況,并實時反饋。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女分離的憂愁,是陽光無法抵達的陰云密布,是母親心中無言的傷痛。

但劉媽媽沒有受這種情緒的干擾,事無巨細地溝通育兒方法。這一年多的時光,成為孩子一面適應新環境,一面繼續學習的黃金期。

母女重聚,“驗收很滿意”。孩子不但知識量增長,還特會心疼人,這一切都離不開劉媽媽真誠教育的奉獻。

三、劉媽媽以身作則不斷成長,及時反思調整育兒經。

教育的最好準備是完善自我。劉媽媽編輯工作繁重,又積極準備職稱考試。

她還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可為了能親自教育劉亦婷,她忍痛放棄了師從余秋雨的機會。

劉媽媽在育兒路上也曾走過彎路。比如為了準備考試,劉媽媽把孩子送進全托幼兒園。

20天回來后,發現劉亦婷淡漠、愛猜疑、小心眼,于是趕緊接回來精心調養,好在沒留下后遺癥。

劉亦婷

還有一次走親戚,親戚家有個小弟弟需要照顧。劉媽媽操之過急,粗暴地對女兒威嚇吼叫,孩子以牙還牙。

回家后,劉媽媽及時修復關系,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見效很快。

她領悟到:簡單粗暴的方式絕對教不出溫文爾雅的孩子。

這本生動的行走育兒教科書告訴我,即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而你是否能做別人家那樣的榜樣媽媽,是孩子走向輝煌的大前提。


一元也是愛,感謝打賞,么么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