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于初學者來說,要避免語病、廢話、過分夸張地描寫或語氣。首先追求通順,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表達清楚,這是基本功,但不少人就是忽略了這一點。還沒有學會走路,別著急跑步。
b、文字基本功扎實了,開始追求修辭、語言的味道(幽默、細膩、詭異、平實等等,更具自己的性格和作品需要來確定風格)。文字風格方面,個人不太喜歡貧嘴和故意模仿,這樣只能表明作者的膚淺。
c、故事背景要明確——科幻是發生在虛擬的時空背景下的,但是不能胡來,設定階級結構、法律道德、人際關系等軟環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只有合理的社會背景才能使故事看起來真實可信。科幻小說是社會小說,不是童話。
d、人物性格要鮮明——你必須清楚自己筆下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賦予其復雜的性格——要有優點,缺點也不可少,不要臉譜化平面化,否則人物是“活”不起來的。
e、情節的內在邏輯——“性格決定命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些技巧很多作家都很善于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使故事即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f、開篇和結尾——開篇切忌大段介紹背景或者理論。對于初學者來說,開門見山最好。把背景介紹拆開來,接著情節推進逐漸介紹,這樣別人開起來就不會太累。如果要玩花樣,可以借鑒《紅樓夢》黛玉見寶玉那一段是怎么吊讀者胃口的。結尾有幾種:出人意料、意猶未盡、適可而止。
g、對話——對話的用處有兩種:述說和描寫。述說,是指介紹背景、交代情節、介紹事物人物。描寫,是通過對話來反映人物的性格、情緒、心理活動。人的心理活動決定其行為方式,這是設計對話的時候必須注意到的邏輯問題。
h、場景——場景包括了建筑、風景和人群描寫,嘿嘿。場景介紹必須符合情節的需要,或者是情節要求必須說明自然環境、建筑環境和周圍人群狀態,或者是為了渲染烘托氣氛。作者應當投入地去設想故事中的環境是怎樣的,如果作者自己都不清楚,是不能讓讀者看明白的。好作者就像導游一樣,帶領讀者四下游覽,處處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就能看出作者是否將心靜下來投入自己的故事中了,寫得不投入,莫怪讀得沒感覺。
i、細節——寫字畢竟不是拍電影,總不能把每個細節都“拍攝”下來。精心設計的細節,或許只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或者一個很細微的場景描寫,就像畫龍點睛一樣,省時省力,事半功倍。怎么做到虛實相承,合理留白,這就要在不斷地練筆中慢慢領悟了。
j、構思——科幻小說很注重構思,也就是科幻內核的質量。但我這里的構思指的范疇更廣泛一點,即以什么角度去表達主題。寫小說的人那么多,幾乎所有的的大題材——愛情、親情、戰爭、友情——都被寫過了,那么我們這些后來者只能想辦法,看能否以一個新的角度去講述故事,能否將一個古老的題材寫出新意。
k、文以載道——即作品的思想內涵。不必非要直白赤裸地將你要表達的意思用一句說出來,那樣反而入了下乘。其實,從選材、情節設計、人物設定和細節描寫上就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用意。作品中作者不能大發感慨,或者表達出過于強烈的傾向,判斷的權力屬于讀者,你把什么話都說完了,讀者就沒事干了。和美術相比,文學是一種互動性更強的藝術形式,必須要給讀者留下想象和判斷的空間。而這也就是文字的美感所在
阻礙你成神的幾個誤區
一:書名:
別用太冷僻或者深奧的書名,讓讀者看了一頭霧水,根本就弄不懂你這本書可能會出現什么內容,人家隨之會認為你的學問太高了,此書可能不適合他讀。
很多作者喜歡寫長長的多達十余個字的書名,其實這樣做并沒多大的好處,書名太長了得不償失。書名就是書名,所謂有距離才有美感,這話用來形容書名再好不過了,書名應該給人朦朧或曖昧的整體感覺,所以字數的控制更能起到這種引申作用,其實字數越多,對事物的定義作用就越大、范疇局限也越明顯。
比如你取個書名叫做“那年冬天我在飯店失戀的經過——失愛如初雪”之類的書名,就局限了作者看到該書名之后的聯想力,給讀者一種背動且主觀的錯覺,這種錯覺會讓很大一部分讀者誤以為它不是自己要找的類別,甚至看也不看就放棄了,對人氣當然是一種誤傷。
網文有著許多傳統創作沒有的便利,造就了很多傳統文學所沒有的新元素,很多網絡寫手很熱心的利用起類似的元素,可能是覺得前衛和炫酷吧,其實新興的東西往往如同雙面的劍刃,在它們新奇和潮流的后面,也許有更多的是負面作用,如果我們對這些元素不很了解的話,很可能就會弄巧成拙。
比如現在很多人愛用的腦殘體,火星文,有些人就會用到書名里去,可能是感覺書名具有潮流感吧,可是很多讀者看到這些都有該作者不成熟的錯覺,他們還看你的書才怪。
還有些作者標新立異,很想一鳴驚人,取個書名又假又大又空,讓人看了名字就知道情節會是無限YY類的作品,這種書為人不齒以久,肯定會觸及的讓讀者逃之夭夭了。
二:作者名:
往往,緊排在書名下面的就是作者名了,別忽略這個東東,作者名很有學問的,一個好的作者名會給讀者相當豐富的聯想,這就象一個人有個好名字是一個意思,“張三娃”給人的印象,肯定就沒有“張智勇”給人理想。
老是看到有些作者,取個英文名字,甚至直接用火星體、腦殘體去搞個作者名……英文或者數字名還好一些,畢竟有些人紅起來過,于用腦殘火星體當作者名的,不瞞你說,這類作者最終只有一個結果,撲到沒有界限。
我想不通這些作者為什么要用那些莫名其妙的字來給自己當作者名,因為很多成熟的,肯支付銀子訂閱的讀者,往往都對此類非主流文化現象相當不感冒,對他們來說,這種字體是一種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現,讓他們相信這種作者能寫出好作品,打死他們也不肯,人家肯定會直接無視你的作品。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假設你真寫本書紅了,讀者跟讀者之間想給你義務當回宣傳員,他在跟同學們同事們或者同伴們提起你的書和作者時,我真替他們為難;該怎么讀“#·*—々ぃ”之類的名字出來呢?
當然,或許你會說人家會直接用書名,但如果那些讀者不喜歡你的上本書呢?就算不這樣,最終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怪現象;一本很好很出名的書,就是不知道作者是誰!
要知道,口碑是人之間最有威力的一種宣傳方法,就被你如此腦殘的浪費了,可見這種作者名的失敗之處……
三:簡介:
簡介很重要,是書名的直接擴展部分,建議你老老實實的寫一個跟你作品內容相關的簡介,而不要學人去寫一些趣味性或者標新立異的簡介,因為很多人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最終搞笑失敗或者搞怪失敗,這種簡介是相當狗血的,會導致讀者直接逃掉,永不回頭。
因此除非你有相當濃厚的搞笑或者搞怪的實力,千萬別學人用這種拉風的簡介,不然你死了還不知道人家為誰在燒紙。
四:人名:
你主角的名字很有學問的,除了詼諧類作品的配角以外,男主角注意不能取“茍大柱、熊二毛”之類的大名,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女主的名字,千萬別取“馬芙蓉、牛小花、毛三妹”之類的雷人芳名。
還有一些是暗喻類的名字,也許你當時不清楚,但被人感受出來后,主角整個“光輝形象”就被如此摧毀了,例如“王赤石(王吃屎)、趙銀棠(趙淫蕩)”之類。
小說就是小說,現實中確實有人姓牛姓馬還姓朱的,但別把這種無賴強加到你的主角、尤其是女主角身上去,一個名字能讓讀者對代入感起到直接的左右作用,看書沒有聲色感受,完全靠的是主觀視覺聯想,角色名取得不好,不管你的書寫得怎么好,人家都會落荒而逃,打死他都不敢再看你主角有變態名字的破書了。
這種禁忌尤其在都市類或言情小說之中要注意,因為這類小說人家要的就是感覺和氛圍,你弄個這種名字出來,讀者不指天罵地才怪!
記住,角色的名字對作品的整體作用影響極大,而且這只需要花費你不多的時間,一次性推敲成功就好了,千萬別因為這些個小失誤,造成你作品的人氣損傷,這樣就太不值得了。
五:把一些所謂的“經驗之談”奉為圭臬者:
網絡文學的隨機性很強,任何人的經驗都不應該成為左右你創作的準繩,你只能將這些當成參考。記住,最主要是你必須具有很好的心態,以及超強的創作熱情,和滿滿不受任何打擊的信心,因為沒有人能斷言你的作品能不能紅,唯一有能力對你的書進行評判的其實只有讀者,這些人往往說不出什么經驗,他們只憑感覺,喜歡了就喜歡,一批人喜歡了,會感召更多的人盲目喜歡……如果真是這樣,恭喜你,你現在己經是一個大神了,或許你具有以上所有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