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推理的推理漫

每次結束一款游戲、一部電影、一本漫畫,驚喜過后的我總是急于找人分享,非常想訴說那種身心震顫的感覺,也希望有其他人會跟我一樣喜歡它。

文藝作品中總能發現各式各樣的想象力和智慧,我癡迷于尋找他們的極致,當然這中間主觀感受偏多,acg讓宅人們躺著也能體會這世間的喜怒哀樂,關于這世界的哲思疑問,感謝電腦,感謝手機,感謝wifi!

最近讓我有所震撼、有所回味的就是下面要介紹的這部漫畫《幽麗塔》。


記得最早是在網上看到這幅圖讓我萌生了去看這部漫畫的想法:

分針計時腰斬殺人大法

好牛逼的殺人手法!

通過鐘樓時針和分針的走動慢慢折斷受害者的身體,一分一秒,滴滴答答,在等待的恐懼中,一點點迎接破裂,人類到底能體會多么極致的痛苦呢?

然后我就去找來看了,結果一個通宵不喘氣看完了。

非常驚艷。

懸疑推理,驚悚,獵奇,性少數,地下室尋寶,人體改造,腦移植,各種類型融合甚至還黑了一把gc黨哈哈……但是還不混亂。

我的確帶著獵奇的心態去翻開它,但它給予我的遠比這多得多。

《幽麗塔》封面

看封面上的作者:乃木坂太郎。

這位漫畫家百度一下,詞條下代表作只有兩部,一部是《幽麗塔》,另一部是《醫龍》。

沒錯,就是改編成日劇很有名的那部。

看過醫龍的應該能大概知道這位坂太郎的風格。有針砭時弊的一面,亦有拷問人性的終極疑問。

我沒有看過醫龍,只看了下大概簡介,感覺《幽麗塔》和《醫龍》還是非常不同。

這是一部向江戶川亂步的《幽靈塔》致敬的作品,《幽麗塔》漫畫部分人設沿襲了《幽靈塔》的人物。但是重點應該是完全不同。

正如標題所說,不是推理的推理漫,這部漫畫自稱推理懸疑漫畫,但懸疑占得比重真的不是很多,以至于結局揭露兇手的時候毫不起眼,在這里不做劇透,但其實劇透了也完全不影響觀看體驗。

如果判斷推理類型的話,應該可以歸為社會派,解謎本身不是重點,而是更側重于社會問題和人性剖析。但!這并不代表《幽麗塔》的推理部分不好,我看了許多人的評價認為《幽麗塔》的推理是一團渣……很生氣,我認為作者為了保持推理部分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甚至不惜犧牲了一部分精彩度,對于試圖貼近真實的作品我向來的抱持敬意的。

當然撇開推理懸疑的框架,《幽麗塔》里包含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全是對敏感問題的探討和延展,腦洞可以說也是開得很大了。

我一直認為對待文藝作品必須得拋卻道德和倫理觀念,否則任何東西只會淪為政治正確的犧牲品,做人也是一點意思也沒有了。

《幽麗塔》全篇基本以解謎為線索,作者能夠把整個故事說圓也沒有超現實,還是很了不起,雖說為了合情合理導致反轉不夠極致,最后兇手下場凄慘,光芒也比不過主角甚至好幾個配角,但這樣的前提下還是把每個角色塑造得如此迷人。

甫一開篇,是昭和29年(1954年,二戰日本戰敗后)的神戶市。


開篇命案,這張圖里隱藏的信息量其實是極大的……

單刀直入命案,接著卻話鋒一轉來到了死宅盧瑟天野這邊。

這條線講述熱血日漫的一般套路,廢柴天野路遇神奇英俊美少年,邀請這個全身上下毫無尿點的肥宅一起尋寶,而寶藏就在這個可怕的殺人現場——幽麗塔中。

下面是美少年鐵雄(好一個又鐵又雄,其實人家非常美貌)


鐵雄的目的,其實是非常令人心酸的……

怎么看怎么是男裝麗人啊!

不過往下發展絕對不可能輕易猜到。

我們鐵雄是真男人!(接下來不透露劇情了)

鐵雄接近天野這個一無是處的男人要說沒有陰謀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她會是殺人兇手嗎?

既然不好劇透我只好抽象地評價一下這部漫畫帶給我的感受。

角色:塑造角色很成功,成長的盧瑟天野是成長型角色,武智全開的鐵雄卻是帶著人生的巨大質疑往下走,正邪難辨的山科刑警是個無奈的理想主義者,變態丸部檢察官到底有多變態呢?大概是控制變量玩弄人性。

中途情節多次讓我對自己發出了疑問,想想自己在這樣的難題下完全無法抉擇,就覺得很幸運,幸運地過著相當平庸的生活。

結局也沒有落入俗套,雖然后勁不是太足,瑕不掩瑜,總的來說,每個人都找到了雖不完美但相對舒適的狀態,料想人生也就這樣,不管是平常人還是異于常人,都不過是各有苦衷,有時執我,有時無我。

哪有什么完滿,大家的生活不都是磕磕盼盼尋求著一個相對的舒適而已嗎?這個套用心理學的療法叫做“帶病生存”,打個比方,焦慮癥患者不能老想著自己有焦慮癥,覺得自己有病得治,想著想著就越發焦慮,而應該放下對抗心態,不用急于治療,與癥狀共存,等待逐漸消退。

人生正如苦海,講究苦中作樂,每個人帶著自己的課題非要求解。

天野的課題:什么是正義?什么是善良?

鐵雄的課題:什么是自我?只有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愛嗎?

山科的課題:真相真的是真相嗎?異類真的是異類嗎?人必須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嗎?萬一這個信念是錯的呢?知道自己錯了還要堅持下去嗎?

丸部的課題:欲望是邪惡嗎?人性的暗面需要釋放出來嗎?

漫畫最終也無解,解不開題難道不活了嗎?說不定活得更好呢?

當我也同樣對自己發出這一系列疑問的時候,結合我這短短的人生,只能說,大部分事情都沒有答案。正如特修斯之船,放在人的自我認同上,我們可以說0歲的我和70歲的我是一個連續體,所以我還是我,但我們也可以說,每個時間單位的我都已經不同了,每一天醒來我都如同從死亡中蘇醒,請接收這個不斷翻新的世界吧!

人們窮其一生想要尋找那個人生的意義,但人生其實沒有什么意義,所謂的把握當下即是加繆的存在主義,我們是在創造自己的生活,屬于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活。從無意義的人生中發掘存在,正是無中生有,其樂無窮。

漫畫中除了主線之外還有很多支線和直線角色,他們也有各自對于人生的獨特選擇,因此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的“他者”不都是異類嗎?

“幽麗塔”正如作者眼中那個能容納一切的“真實塔”。不論是性少數、丁克、獨身主義還是內向、肥宅、理想主義者,都能自有坦然地活在這個“真實塔”中,我們都期待這一天到來。

而我們這樣的二次元很期待更寬容的世界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