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上了大學之后,體重都毫無疑問的增了。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成天躺在宿舍缺乏運動,二是食堂的伙食太好。但我有幾個朋友很不一樣,他們兩者都是,可謂雨露均沾。
大家坐在一起,有人就開玩笑說:“不是你們上了大學,而是你們被大學上了!”他們的體型有目共睹,自然也不好辯駁什么!這里說的朋友,大多都是湖北民院的高材生。
民院的伙食確實是好,北苑、南苑、西苑、甚至清真食堂的飯菜都很可口,至于學校外面那條擺成長龍的街,美食更是不計其數。大概每次在不一樣的窗口吃飯,幾個食堂每個窗口走下來,也能吃好幾個月。食堂的孃孃(阿姨)也很慷慨,手不怎么抖,很多次打的飯菜都吃不完。
在民院待著,總是能用最少的錢,吃到最物美價廉的飯菜。五月我回恩施,跟女友在學校食堂吃飯,兩個人面對面坐著,邊吃邊聊,本來餓得不行,結果這飯菜還是沒有吃完。炮姐聽說我談了朋友,自告奮勇請我吃飯,頭一次去他們清真食堂,味道也很不錯。
02
老家有一種面食,在咸豐叫做米粉,到恩施就成了豆皮。豆皮是用黃豆和大米研磨成粉做成的,很是好吃,我每次回去首先吃的,就是豆皮。民院的豆皮不貴,很大的一碗素面才三四塊多錢,第一次聽到價格時還嚇了一跳,我說:“這要擱在武漢,至少得七八塊!”
很多朋友的體重,大概就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里與日俱增。有時大半個學期不見,再碰頭時寒暄的第一句話就是:“好久不見,你又胖了!”有時朋友蠻不高興,責怪我多久不見,開口就提人家長肉的事!不過說的都有事實依據,大家也就見怪不怪,再怎么開玩笑,彼此都不會真正動氣。
他們高中時候的樣子,大多都還映射在我的腦海,即便算不上風度翩翩,但穿衣顯瘦的效果還是有的。到了大學,大家有課時逃課,沒課時就昏天黑地地打游戲。四年下來,以前不到一百二的小伙子,搖身一變成了接近一百五的中年大叔。
在武漢的幾個朋友當中,少有幾個能夠與之匹敵,但這樣的朋友,毋庸置疑還是存在,阿昌和成兒就是杰出代表。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一個地方待得太久,很難有不胖的。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伙食太好。
胖的大多都是男生,女生也有小長幾斤的,不過人家那是越長越美。以前認識的那些女孩子,現在都長得亭亭玉立,以后有時間的話,來好好說說她們。
03
長肉這事兒食堂從來都是功不可沒,食堂的飯菜好吃,生意自然就好。生意一好,長肉的人也就快了起來,多了起來。
我們學校食堂的飯菜很不好吃,這是公認的事實。最為簡單的例子就是,朋友都長肉了,可我幾乎還在原地踏步。他們質問我為嘛大家都長肉了,你怎么不長?這時的我,總是習慣歪著頭,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動作,說:“沒辦法!食堂的飯菜不好吃!”
幾年下來,我肯定也有長肉,只是不像朋友們那樣明顯,并且我也有偶爾健身。朋友老早就說想來我們食堂看看,看看這飯菜到底是怎么樣的不好吃法!只是到了現在,他們還沒來過,怕是以后也沒機會了。
我們學校只有一個食堂,分為一樓二樓。一樓算是大鍋飯菜,也就是說,飯菜全都裝在一個個桶,或者一個不銹鋼盆里。要打的飯菜的人選好要吃的菜,阿姨會拿一次性塑料碗幫你盛,通常都不會盛滿。葷素的價格很不一樣,素菜一般三到四塊左右,葷菜一般都超過五塊,米飯也有分為五毛和七毛的,有些飯量小的女生,甚至只打三毛錢的。
打一份飯菜五塊多錢,倒也還算便宜,但男生通常不夠吃。即便是兩個素菜,沒有油水的話,吃了也像沒吃一樣,所以大家都習慣一葷一素,大約八塊上下,也還劃算。要是想吃肉,也可以去最旁邊拿分雞腿、皮蛋、雞蛋、雞柳等等蛋白質含量高的。一份七毛米飯,一份素菜,再加一塊雞肉,這是我以前持續很久的吃飯。要是口渴,通常也會買一杯果汁飲料。
這果汁飲料說得好聽是果汁,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清水,所以水果味很淡,有時喝起來,完全是水的味道。一樓二樓都是如此,沒得選擇余地,姑且也只能將就將就了。這個季節,我通常會去食堂吃早餐,喝的豆漿,明顯一股水的味道,里面的豆奶確實很少。即便如此,我還是每天去買,因為整天能喝到熱水的地方,只有早上的豆漿。
二樓食堂是學校承包給私人的,從左到右,有蓋澆飯、小碗菜、廣東燒鵝飯、湯面館、瓦罐湯、黃燜雞和自助餐,最旁邊也有小菜火鍋一類,只是光顧的人,少之又少。每逢周末,食堂幾乎看不見人,大多數都點外賣,或者破天荒的出去吃去了。
04
學校的飯菜不合胃口,學生們自然也有辦法解決。宿舍后面有一片大排檔,十來家左右。晚上大排檔的生意很好,從下午五點開始,到晚上十點不等,外賣簡直供不應求。晚上經常有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圍在大排檔的餐桌上談笑風生,那畫面像極了樸實無華的青春電影。
有段時間沒錢,我去送過幾天外賣。外賣一份五毛或者一塊,按照樓層高低來算。大晚上的,騎著單車到校園各處跑,那時天氣越來越冷,自己賺錢倒也覺得暢快。一個晚上下來,再怎么也有四十來塊,光是外賣如此,進去吃飯的人就更多了。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大排檔全部撤出校園,往昔的光輝歲月不復存在。
大排檔不見了,食堂的人自然也比以往多了一些,但更多的還是傾向去點外賣。我聽過一些故事,也不知道真不真切,就是隔壁班級的人,讀了四年大學,從沒在食堂吃過一餐飯。甚至連食堂,他都不曾去過。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但和我們幾個相比,還是有些相形見絀。幾人玩在一起的人,不去食堂吃飯,也極少點外賣,我們到隔壁學校去吃。
隔壁學校的食堂大且不說,要命的是那里的伙食跟我們學校簡直不是一個檔次。就拿自助餐來說,什么紫薯丸子、面粉丸子、土豆片、油炸薯條、各類青菜,肉菜,不僅僅是好吃,而且非常新鮮。過去吃過一頓的人,對自己學校食堂的輕視又多了一分。
一起的人過去吃飯總說,看到那里的菜,什么都想夾一點,什么都想吃一口,結果八九塊錢的份量,也感覺吃得格外滿足。長久如此的話,不吃個腦滿腸肥才怪。
05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每回去隔壁食堂吃飯,走的都是“羊腸小道”,再換種說法的話,我們幾人去吃飯的路,不是很“合法”。
陽春三月的時候,我跟部長都在自習室里坐著,他考研,我看閑書。每次接近中午或者下午,他都會興致勃勃地說:“要不要去后門吃飯呀!”他的“呀”字拖得別有韻味,想要拒絕都不行。出了圖書館來,也不往大門走去,我們走的,是一條布滿雜草的泥土小路,或者說,這根本就不算是一條路。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話說得不假,我跟部長走在這條路上,也算披荊斬棘。旁邊冒出頭來樹枝,路過是要么將它掰彎,要么直接折斷,至于地上的雜草,還沒迎來夏天,早就被我們踏得跟土地合為一體了。
路越來越寬,一起吃飯的人也就多了起來。剛開始還是我跟部長過去,慢慢地,兩個宿舍的人都時不時地過去。每次過去,我們也不說是去吃飯,我們喜歡使用暗號:“走啊!鉆小樹林去不去啊!”只要說出這話,聽到的人立馬心領神會,毫不猶疑地說:“鉆!”
走在路上,大家不時講些生活趣事,但三句離不開一個葷段子,大家都愛聽葷段子,聽著聽著就對彼此刮目相看,原來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偶爾不講葷段子時,也是聊著生活,講講周圍土地里種植的植物,什么土豆苗、豌豆苗、蒜苗甚至野草,也有人能叫出名來,聽到的人立馬拍掌,口里說著:“厲害了厲害了!”走路也能增長見識,這種生活倒也愜意。
部長是帶領我們翻山越嶺去吃飯的革命元老,即便他是一個時,也會不覺路遠地過來。他說,這條路還是他大一時某位學長帶他來的,現在我們大四。他說這話時,記得路邊有樹桃花開得很艷,只怕到了現在,樹葉都快掉完了。畢竟,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走過那條小路。
那條小路是住在學校里的老人開辟出來的,他們大多數學校教師的親戚。閑來無事,他們就在兩個學校之間的荒地上種植莊稼,久而久之,這條路被學校發現,也就成了共享道路。隔壁學校那里原本有鐵柵欄圍著,老人們為了進出方便,就隨意敲斷了一根。那條口子,就是我們來回進出的點。
后來天氣漸漸熱了,路邊的野草野蠻瘋長。我們就沒怎么過去,但部長還是常去,到了最后,他也沒怎么過去了。他說:“那邊的路,已經被完全封住了!”現在我們再去,都是一人一輛單車,光明正大地去隔壁食堂,這種半路抄小道的日子,也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06
九月開學的時候,學校食堂還在裝修,當時很是困惑,搞不清學校又在搞什么幺蛾子。平時忙于工作,僅剩的一樓也很少去,開學時飯卡充的一百元錢,到現在還沒用完……
上周又在隔壁食堂吃飯,六個人坐成一桌,都無不享受著軟墊椅子帶來額安逸。有人不禁感慨,自己學校的食堂到底要什么時候裝修完畢,也有人說,等他事情搞完,也沒我們啥事了。
今晚下班騎車回家,路過食堂時,看到二樓燈火通明。我想兩個多月了,這二樓食堂終于開了。有機會話,還是邀著三朋四友,去二樓坐坐,看看這里的裝修變了,做菜的手藝是否也變了。倘若變了的話,我也想在這個冬天胖上兩斤。
胖上兩斤可以,倘若無節制地長肉,那就有些過分。我說平時少打游戲,有時間還是出去走走,運動運動,才能健康長壽。
有回跟屌哥剛吃完飯,說到飯后百步走的問題,我說多運動,才能活到九十九。結果屌哥說出這個觀點,他說:“生命在于靜止,你看烏龜!”這話說得我啞口無言。
是啊!烏龜長壽,王八能活千年!那我們以后吃完了飯,也像王八一樣趴著吧!
你說好不好?
<完>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