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醫事件頻發是醫患之間信任的缺失

6.29天津傷醫事件,從昨晚開始迅速在各大媒體發酵,看到經翔醫生的慘狀,我們只能在遙遠的異鄉默默地為他祈福!祝他能堅強起來,渡過這次人生中最大的難關,據最新消息,經翔醫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肇事兇手也被公安機關抓獲,案件在進一步的審理中。

我在看這則報道的時候,尤其關注的是網友的評論,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點贊的竟然有幾千條,還有的眾多網友在為嫌疑人叫好?這些人言論的背后,能想象的到,他們這是對生命的漠然,是對社會良知的踐踏!面對鮮活的生命,面對傷者親人們的傷心欲絕的呼喚,他們并不為之所動。這些網友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個人,他們代表的是一個群體,當他們的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不滿得不到釋放的時候,暴力解決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醫生和我們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者一樣,因個人素質與能力問題,良莠不齊,在解決醫患爭議的問題上,采取的方法措施也不盡同,所以患者能接受的滿意度也是不一樣的。

正規有條件的醫院,在接收危重病人的時候,都要進行專家會診,制定出縝密的治療方案,任何小小的疏漏,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患者要求的只是結果,生與死只是50%的概率,面對治療過程中錯綜復雜的不可預知的風險,患者是一無所知。

很多患者受某某系醫院醫生的誤導,最終人財兩空的事件常有發生,這也給正規醫院的繼續治療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前段時間,市醫院的一位專家朋友打來電話,說有個患者在她那里鬧事,我聽說以后,感覺很詫異,因為這個醫生我們認識有十多年,她對所有的患者都是一樣,每次都是耐心細致地解釋病情,縝密地制定治療方案,即使我們熟人去她那看病,同樣也是掛號排隊,對誰都是一視同仁,她那樣嚴謹的工作態度怎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但聽到電話那頭她委屈的哭聲,感覺事情是很嚴重的。

患者是男性,本地居民,50歲左右,他因腎炎,在某某男性專科醫院治療,在花了一大筆錢治療一段時間后,被醫院告知,他的病是尿毒癥,必須轉到正規的大醫院去治療。患者來到市醫院腎內科,作為主任專家,她非常重視,在做了相關檢查之后,確認這位患者只是普通的腎炎,并不是尿毒癥,也沒生命危險,只是常規治療就可以。可患者聽后大發雷霆,質問為什么醫院對患者有病不給治療?是不是晚期尿毒癥病人就不收了?雖然對患者已經做了耐心細致的解釋,可患者就是不信,面對患者的撒潑、謾罵,科室所有的醫生都感覺很委屈、無奈又無助,難道小病大治沒病也治,花光病人的積蓄,這樣才能顯示出醫生的醫德與責任心?

醫生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的苦楚除家人以外,一般不和他人提起。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一般需要大學四年,實習一年以上,能晉升副主任醫師級別的,起碼需要10-20年,加班加點那是家常便飯。副主任以上的醫師治療過的病人成千上萬,他們每年都要培訓、外出會診交流學習,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熟知度較高,醫生對病情的掌握與患者之間的信息明顯地不對稱,僅僅依靠通俗的語言有時無法真正地表述病情,也無法準確地表述出治療方案。這樣就會造成醫患之間的誤解與矛盾。

所以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醫患之間信任的缺失是造成傷醫事件的根本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有過第一次,第二次就更容易了!17km,其實并不是個多遠的距離。 上大學的時候,也是騎車往返,大概也得一個多小時。...
    護生畫集閱讀 227評論 0 0
  • 早上被爸爸打來的電話吵醒,罵罵咧咧的語氣,我心煩氣躁地掛了電話,繼續睡覺。 隔壁媽媽房間也被爸爸一頓電話轟炸,“敏...
    鹿時深閱讀 628評論 0 3
  • 一直都在很努力地跟自己強調,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內心或許才不會覺得過于虧欠。 考上了大學,是母親...
    及笄呦呦閱讀 2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