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閱讀】《習慣的力量》 [美]杰克·霍吉

【啟示】

本周這本《習慣的力量》,它把"習慣"比喻為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停步地沖向前方。

作者認為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就是無數重復的行為動作養成的,好的習慣,壞的習慣莫不如此。關鍵的一步是要馬上行動起來,本書作者稱之為行動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區別。

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自習慣的支配。可以說,幾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使然。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并存,而惟一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變我們的習慣。或者或句話來講,能徹底除掉草的方法是在田地里種上莊稼。

【金句摘抄】

1、“世界上有兩種人:空想家和行動者。”“空想家們善于談論、想象、渴望、甚至于設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動者則是去做!你現在就是一位空想家,似乎不管你怎樣努力,你都無法讓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應該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過,不要緊,你還是可以把自己變成行動者的。”

2、行動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為,行動者一貫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動,而空想家很少去著手行動,或是剛開始行動便很快懈怠了。行動者具備有目的地改變生活的能力。他們能夠完成非凡的事業,不論是開創一間自己的公司,寫作一本書,競選政府官員,還是參加馬拉松比賽,以及其他事業。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空想家只會站到一邊,僅僅是夢想過這些而已。

3、給予行動者動力的,同時也是阻礙空想家進步的,那都是同樣一件事物:習慣!

4、習慣

1.?a.?一種重復性的、通常為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律,它往往通過對某種行為的不斷重復而獲得;

b.思維和性格的某種傾向;

2.?一種習慣性的態度和行為。

5、習慣為什么如此難以改變呢?就因為它們深深根植于我們的潛意識當中。這便是我們僅用顯意識幾乎無法改變習慣的本質原因。

6、改變習慣(潛意識)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要有意識地與潛意識進行溝通與交流,再對它進行必要的培訓,最后才能生成一套新的潛意識的運行程序。

7、只有主動去改變潛意識,我們的生活才有可能發生改變,否則,我們只會繼續那種我們以往一點一滴構筑起來的生活方式。

8、你的思維由兩個相互獨立的部分構成:顯意識和潛意識。顯意識便是你的知覺,它負責思考、推理、計算、計劃或設定目標。潛意識則是各種事物的倉庫,你過去的經歷和經驗便在此存放。你的記憶,情感,信仰,價值觀,當然,還有你的習慣,統統構成了你的潛意識。

9、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習慣構造的日常行為規律。

*?永遠信守承諾;

*?開會和約會不遲到;

*?從來不忘記回復電話;

*?與同事、客戶、家人的溝通更充分一些;

*?總是明確告知他人自己將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快速處理各種瑣碎的行政事務;

*?積極傾聽;

*?永遠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計劃;

*?一經介紹,就永遠記住對方的名字;

*?與人交談時,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觸;

*?保證每天的飲食健康;

*?定期鍛煉身體;

*?少看電視;

*?多讀書;

*?常與家人共進晚餐;

*?控制情緒和脾氣;

*?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適合自己的某種投資;

*?定期給家人或朋友打電話或寫信。

10、我們過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我們所有的潛能。

11、馬克?吐溫(Mark?Twain):“關鍵在于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

12、‘你必須重新塑造你自己的身體!’……人們沒有選擇原地踏步的權力;在奮斗的一生中,無所事事只會成為致命傷。”

13、為了變得有效率,變得有毅力,變得足智多謀、不屈不撓,更為了充分發揮我們的潛能,我們惟有通過自律來實現從空想家到行動者的轉變。從本質上講,通過實踐鍛煉而獲得的自律給予我們的,是一種能力,一種有目的地培養習慣的能力,而不是一種必須的技能。明白了這一切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到有目的地培養習慣,構建日常行為規律了。

14、世上只有兩條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標并成就偉大的事業,那就是:力量和堅韌。力量并不屬于大多數人,它是少數人的特權;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擁有吃苦耐勞的堅韌品質。堅韌從來不負眾望,因為它沉默的力量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天壯大,直到所向披靡無以抗拒。

“There?are?but?two?roads?that?lead?to?an?important?goal?and?to?the?doing?of?great?things:?strength?and?perseverance.?Strength?is?the?lot?of?but?a?few?privileged?man;?but?austere?perseverance,?harsh?and?continuous,?may?be?employed?by?the?smallest?of?us?and?rarely?fails?of?its?purpose,?for?its?silent?power?grows?irresistibly?greater?with?time.”

——歌德(Johann?von?Goethe)

15、再沒有比我更偉大的幻想家了。我的毛病便在于缺乏自律,懶散、拖沓、不信守承諾、缺乏毅力等等,都是缺乏自律這個毛病的癥狀。而我給自己開出的藥方便是“明天”。“明天”總是能夠讓我的癥狀得到一時的緩解,卻永遠無法根治。當它們下一次光顧時,唯一的解藥只能是另一副“明天”。顯然,我的治療只是治標不治本(缺乏自律能力)。這正是“每天都嘗試著做一點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對于我的意義所在,我相信,對于你來說也同樣適用——不論你的自律能力如何。只不過,這樣的嘗試必須從今天開始。

16、我們總是自欺欺人的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來便會自然而然地出現。某個時刻,以某種方式,在某一天,它會出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