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旅游,才知側帽風流獨孤信位列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記得有戰國時代身長八尺齊相鄒忌,“鄰女窺墻”宋玉;三國曹魏駙馬敷粉何郎;西晉“擲果盈車”潘安,明珠玉潤玄學家衛玠,曲有誤周郎顧的吳將周瑜,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十六國西燕威帝慕容沖,誕下三位皇后女兒的最牛岳丈西魏北周獨孤信,北齊蘭陵王高長恭等都是玉樹臨風,絕代風華。這些男神或文學藝術成就極高或者戰功赫赫,在“千淘萬漉始到金”的滄海凡眾中天賜出類拔萃的美姿儀。
? 從人生結局來說,像宋玉雖然被貶官但安享晚年直到七十有余的屬于難得的幸運。超過半數的美男結局都很悲催:潘安被趙王司馬倫誅三族;體弱多病的衛玠即使不是被看殺也是清談累死;嵇康不愿就仕被殺;十六國三位鮮卑族男神慕容沖被叛軍殺,獨孤信和高長恭被毒酒賜死,英年早逝。生如夏花絢爛,自古郎艷上天妒,不許人間見白首。他們容儀風采不復得見,但是文藝作品,戰功政績,傳說典故以及記載他們的詩詞傳承下來,供后人學習反思,想象一下男神們絕世英姿美顏———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家,河南鞏義(今河南鄭州鞏義市)人,籍貫河南中牟(今河南鄭州中牟縣大潘莊),有“河陽一縣花”之稱。他在《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得名,取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拙政園得名出處。與楊容姬深愛一生,愛人過世后再無續弦,無子養老。
宋玉,戰國時期宋國公子,公元前298年出生于湖北襄樊宜城,字子淵,因家境貧寒,8歲時入鄢師承屈原,17歲時在辭賦家景差推薦下,任楚國文學侍臣,從此開啟暗淡的仕途生涯。21歲時因參與平叛(公元前278年楚大夫昭奇謀反)有功,濯升為議政大夫。46歲時,因受春申君黃歇的專寵影響,被楚考烈王冷落,四年后,一切職務被免,此后云游隱居,76歲時,因楚亡而卒。終生未婚。
宋玉與老師屈原并稱"屈宋",與景差、唐勒等辭賦家齊名,李白曾評之"屈宋長逝,無堪與言"。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神女賦》等名篇傳世。"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均來自宋玉的典故。《對楚王問》中曾記載,宋玉在回答楚襄王提問時,介紹了郢都的一次音樂演出:客有歌于郢中者,始而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既而曰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絕節赴曲,國中屬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也。其作《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等歷來被視為展示女性之美的經典之筆。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晉朝玄學家。曾祖父是曹魏時期的尚書衛覬,祖父是太保衛瓘,父親是尚書郎衛恒,山西夏縣安人,好談玄理,時人有"衛玠談道,王澄傾倒"的說法,從小就英姿颯爽,有"玉人"之稱,但體質虛弱,他的母親常不讓他多說話,據說是因他說話說多了都會生病。衛玠從豫章郡到京都時,人們早已聽到他的名聲,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墻。衛玠身體受不了這種勞累,終于形成重病而死,成語“看殺衛玠”的典故。
蘭陵王高長恭,原名高孝瓘,出生于公元541年,河北景縣人,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之子。因是北齊宗室,19歲時封爵;又是北齊將領、傳奇英雄,因驍勇善戰戰功顯赫而成為有名的戰神、悍將,歷任刺史、錄尚書事、尚書令、郡公、大司馬、太保等職,死后追封為太尉。
河清三年,北周兵犯洛陽時,23歲的蘭陵王在將士們懼怕北周兵力強大的景況下,親率戴上面具的五百騎兵沖進北周軍隊的包圍圈,一路殺進洛陽城東金塘,殺得北周軍隊人仰馬翻,最后棄營逃走,成功解了洛陽之圍。蘭陵王高長恭也因此而威名大振,留下兩個"經典"之說,一是蘭陵王上戰場都要戴面具;二是因蘭陵王極善音律,聲音也好聽,據此,誕生了謳歌他的名曲《蘭陵王作戰曲》,在民間廣為流傳。該曲傳入日本被格外珍視,視為正統的雅樂。直到今天日本奈良的"春日大社",《蘭陵王入陣曲》仍保留為第一個古典樂舞表演節目。因為勤政愛民,功高震主,北齊后主嫉恨。武平四年(573年),因言“國事即家事”,坐罪鴆死,時年三十三歲。收子義俠,齊王賜妃都是流傳他深得民心的典故。
慕容沖(359年—386年),小字鳳皇,十六國時期西燕國君主,鮮卑人,前燕帝慕容俊之子,慕容暐之弟。公元370年,前燕為前秦所滅后,包括慕容沖及其兄慕容泓在內的眾多鮮卑慕容部人被遷往關中。前秦王苻堅垂涎美色,對他和他的姐姐清河公主迷醉寵愛。長安因而有歌謠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西宮有梧桐,引來鳳凰棲;鳳凰一點頭,曉月舞清風;鳳凰二點頭,流云卷霞紅;鳳凰三點頭,傾國又傾城;鳳兮鳳兮,奈何不樂君之容"。十幾年后,淝水之戰,苻堅大敗。慕容沖結集鮮卑人,趁亂而起,馬踏關中,揮刀雪恥。曲折經歷形成了他性格的極端:外表陰柔,內心狂野,堅毅。慕容沖擁有絕世的美貌,曾經做過奴隸,孌童,主帥,也做過國君。
獨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獨孤如愿,字期彌頭,云中郡盛樂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鮮卑族。西魏、北周時期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大女兒,四女兒(李淵母親),七女兒獨孤伽羅皆為皇后。側帽風流是講述他某日圍獵回城太晚,風吹歪了帽子來不及整理,次日發現城內居民開始流行側帽,以此為美。
哭劉蕡
唐代:李商隱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黃陵別后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詩經·小戎》(節選)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
游環脅驅,陰靷鋈續。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詩經·淇澳》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唐·岑參
青袍美少年,黃綬一神仙。
微子城東面,梁王苑北邊。
桃花色似馬,榆莢小于錢。
單父聞相近,家書早為傳。
(西漢末年,梅福任縣尉,他憂國憂民,以一縣尉之微官上書朝廷,指陳政事,并諷刺專權的王鳳,但被朝廷斥為“邊部小吏,妄議朝政”,險遭殺身之禍。因此梅福掛冠而去。梅福隱居后,修道煉丹,為山民治病。死后,人們稱他已成“神仙”。)
《白石郎曲》(出自宋代郭茂倩編纂的《樂府詩集》)
白石郎,臨江居。
前導江伯后從魚。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浪淘沙·其八
唐代: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