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
傳言谷歌將要終結Nexus系列,作為一個Nexus設備的擁躉和使用者,我感到震驚。
Nexus品牌
我喜歡Android系統開放的特質,開放讓Android在獲得眾多OEM支持得以瘋狂成長之時,也伴隨著體驗上的參差不齊,系統碎片等成長的煩惱。Nexus設備便是Google用來引導和樹立Android體驗典范的系列產品。Nexus系列由Google指導設計,OEM代工生產,搭載最新的原生Android系統,以及最全面的Google服務。Android系統一代一代更新后漸入佳境,而Nexus也成長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品牌。每一代的Nexus設備都會引來粉絲的瘋搶,許多旗艦手機的評測都會以當年的Nexus設備作為比對對象。
內在邏輯
而就是這么一個重要的品牌,可能終將被他的締造者終結。我絲毫不懷疑傳言的可能性,畢竟Google總是能做出出乎意料的事情,不管是Google Glass還是無人駕駛汽車,甚或是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及至今天對摩托羅拉移動的出售等等。似乎每一件都驚世駭俗,但卻都有著他內在的邏輯理念。
Google是一家籍由搜索和網絡廣告服務起家的公司,并且一直都專注在這兩點之上。
Google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以這兩點為核心出發。更出色的搜索在給予用戶精確結果的同時,也能根據用戶的搜索信息,在對應的網頁上投放精準的廣告。廣告主通過付費購買這些流量投放廣告,使得Google得以盈利。
為什么發布Android
Google看準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所以早早推出了Android系統,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而在其上的各種Google云服務,為搜索引入流量,掌握用戶喜好數據,接著提供更好的廣告。汽車作為最大的移動終端,理所當然的被攻占,所以Google會研究汽車無人駕駛技術,這也是為什么蘋果于最近發布了IOS in the car平臺。
為什么發布Google Glass ###
智能手機為移動互聯打了前站之后,下一個浪潮將是可穿戴式設備甚至更未來的植入式設備,它們將會更加深層次的和人體耦合連接,帶來更多的可能和機遇。所以谷歌推出了Google Glass,而其它各種可穿戴式智能設備比如智能手表、手環等等也被各大公司所看重,并積極布局著。Google Glass目前已發布兩代,從宣傳視頻上看,它比手機擁有更好的體驗,通過語音控制,無縫介入各種Google服務。
為什么收購Nest
手機和可穿戴式設備把人裝配智能后,如果能將物體也變的智能,聯入網絡時,那將迸發出更多的可能,我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試想一下各種家居設備不再是木訥冷冰的機器,他們在植入各種傳感器,寫入算法并同我們連接后,這意味著什么?所以Google會收購Nest。而物聯網的概念和各種標準也早就開始甚囂塵上。
。。。
結論
以上關于Google的事件還可以開出很長的名單,包括Google Fiber,Google Loon項目,他們旨在提供更為便捷的網絡接入方式,連接用戶。而如果一旦站住了用戶流量入口這個咽喉位置,那么不光是更精準的廣告成為可能,還有更多無限可能的商業項目和盈利方式。
綜上,如果Google放棄Nexus品牌,也自然成了順利成章的事情,如果Android已經成為移動平臺事實上的流量王者,那么何苦還留著Nexus和摩托移動來牽扯自己的精力,并傷害OEM的感情?要知道Larry Page掌權后,Google儼然變得更專注,砍掉了諸多旁支業務,包括我中意的Google Reader服務。
再來后話
互聯網想要連接一切,或者說主導這一切的人類本身有一種連接一切的強烈欲望。這種趨勢勢不可擋,人和物體全都連接的時候,我們便深處一個巨大的虛擬網絡,在這個網絡里,人和設備從形式上和表征上將無從區分。試想當一個物體被裝配了各種傳感器(比如味覺傳感,聽覺傳感,視覺傳感),并由傳感器采集各種數據,軟件算法根據這些數據做出各種響應,那么這些物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亦即是一種智慧生物了(關于智慧生物的定義,以及智能機器人是否應該被定義為生命,凱文.凱利在其《失控》一書中有精彩的論述)。
更深遠一點,這種機器與人不可分辨甚至等價的社會在倫理上和哲學上意味著什么,雖然還太遙遠,但已經有很多科幻作品有過一些思考,《攻殼機動隊》便是此列中的優秀作品。
似乎,似乎扯遠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