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Gnash — I hate u I love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姑是一個女工人,是一個我覺得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想過什么是夢想,或者沒有人曾問過她夢想是什么的人。
工廠是我見到她的地方,比起張鴨蛋所在的富士康,這里的流水線管理寬松,一切都非常“人性化”。
丁達爾效應暗示我們:生命在于運動。所以在這里打雜的三姑和六婆做事歸做事,每天再閑再忙至少有一樣東西是沒有停過的,那就是嘴。
你可以從他們這里聽到最近哪里有活動蛋糕買一斤送一斤。也能告訴你哪里的雞蛋最便宜......除了國家間的糾紛,科技的革新,因為這些都跟他們生活沒有半毛錢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什么?就是我這種站在一旁不吱聲的。因為他們總是默默聽著,然后都記在腦子里。
“最近國家開放二胎了......”三姑開始說話了。“對啊對啊。”六婆應著,話題就自然轉到了更久以前的計劃生育。
在那個說遠不遠、“生孩子不如種樹”的年代,三姑先后生了4個孩紙。好在中國自古以來崇尚“人丁興旺”,生下的孩紙,一把屎一把尿吹著風霜也能拉扯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農村人總避免不了這樣的思維:人窮的還讀什么書,送你讀書還不如我養只豬。嗯,所以這么有遠見的現都已靠養豬發家致富了。
那時最可怕的可能不是生下了孩紙,而是生下的孩紙能讀書。可偏偏窮人家的孩紙多志氣,讀書干活樣樣行。
三姑家大女兒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她父親名為“考上就證明能讀書”的誘導下,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
這下怎么了得,可把三姑嚇得不輕。你能讀書有什么用啊,我可沒錢送你呀。于是她背地里打起了大女兒的錄取通知書的主意。
最后,真不知道把通知書藏柜子里這一絕妙的點子她是怎么想出來的。總之她一想,這樣就多好一舉兩得。她可以口口聲聲安慰大女兒,不適合讀書的人果然還是更適合掙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輩子?什么事只要一攤到一輩子上,就都可嚴重可嚴重了。
眼看開學的日子馬上就要過去了,可大女兒竟然在衣柜里翻出了錄取通知書。這回三姑還哪里有安寧日子過。于是乎,吵鬧不甘拉鋸苦戰是免不了的了。
最后,她大女兒說:如果你不送我讀書,我會恨你一輩子。
所以大女兒最后還是去了最好的高中。雖然最后的結局是被三姑以“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至理名言勸回了縣里高中。據說每次考試都是考年級第一,然后就是沒有然后了。
再等到三姑三女兒到了該讀高中的年紀,有了前車之鑒,小姑涼把錄取通知書寄到學校,這回三姑連摸的機會都沒有了。
再后來,三姑又添了一個兒子,這回超生游擊隊終于點到即止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想現在我們收個明信片還要好幾個月,實在不敢想象那時候的溝通效率。
有人會好奇,三姑的二女兒去哪里了呢?莫非不幸夭折?怎么會~
事實是三姑在生下自己的二女兒不久,就聽說縣里來了一趟難得的汽車要開往“不相信眼淚的城市”。
像“掘金時代”的美國人,她也決定義無反顧地去為更美好的生活去創造扎實的物資基礎。
臨走之前,對著自家的婆婆千叮呤萬囑咐:一定要好好照顧我家孩子呦,她還小,可是連奶都沒斷的可憐的娃娃。
在那個還沒有諾基亞的時代, 信件是唯一的獲得聯系的唯一方式。三姑一有空就寫信,然后巴望著郵遞員能捎來一段關于她女兒們的消息。
“有天我婆婆來信說,我走了之后,小孩子每天半夜都哭啊,特別煩人。”三姑手一邊忙活著手中的事情,一邊說著。“然后我馬上回了一封信,告訴她過一段時間就回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向往童話,卻都把人生過成了狗血電視劇。
如果你以為就此母女相認,從此就過上了幸福生活,只能怪你太年輕。
三姑的婆婆還沒等三姑回來,就以娃娃太吵打擾她睡眠送走她的二女兒。果然人活久了,說起話來也是一副很有道理的樣子。
再三追問下,原來是送給了他們那邊不能生育的遠房親戚。果然,這種事一般關系的人還做不出來。
六婆追問,那她自己知道嘛?
當然知道啊,三姑語氣里有我不能言明的情緒。她還來看過我,但是也不叫媽媽和爸爸。我們叫她了,她就只是看著我們笑啊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上,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能說這話的大抵都腰好,走馬運。
那她心底應該還是怨你的,六婆分析說。
怎么可能不怨,但那又有什么辦法,我不是沒錢嘛!三姑解釋道。跟著那家人,只有她一個小孩,當然會比在我們家要好得多。
現在我們家的兩個女兒,要我回去管管我們家的那個兒子,說什么你不管我們就算了,至少要管管他吧,還說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樣......但是我哪里有時間去管他,我還要掙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前的書上常說,昆蟲蛻皮時不能借助外力。
中年婦女之間的話題,有時候會沉重,但也容易轉移,于是在我還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之際,她們又換了氛圍討論起了其他有的沒的.....
只隱約記得后來三姑說她的大女兒現在正一邊工作,一邊積極備考,想圓自己一直以來的大學夢。
細看三姑,瘦小的身形卻還可見不知名外力揠苗助長后殘留的孩子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段時間聽很多人爭辯過“父母尚在茍且,你卻向往詩和遠方”。
現在想想世界上本就存在很多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決定的出生、無法辦法扭轉的現狀。或許夢想本就應因人而異。況且于某些人而言,茍且已是一種遠方。
如果你還身處茍且,至少別抱怨什么,因為或許這就是他們能給的起的遠方。如果你不安于茍且,也在拼命奮斗。有句話希望你能一直記得:
你一直一直都值得詩和更遠的地方。
20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