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一家為奔放的年輕人而存在的“旅行社” | 體驗記

導言:這是一篇對于一家顛覆傳統的奇葩旅行社短線團隊游的體驗觀察筆記,全篇內容將以“產品體驗”為核心展開闡述。

跟團游一直都是被我們吐槽和排斥的,因為太固定的行程不自由還會擔心有各種想不到的“坑”,但是這一次我們確實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團隊游。當我們決定要集體出游的時候,跟團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當我們決定跟團游的時候,稻草人不是我們的最初的選擇,為什么我們最后選擇了稻草人了呢?

(一)選擇跟團游

不知不覺中我們團隊開始有了默契也慢慢有了集體式“欲望”,比如很宅的人對于出去玩也蠢蠢欲動了。其實我們可以自行統籌安排這次集體出行,但是我不想在工作之余還要充當領導管理的角色,也只有如此才能,所以建議大家選擇更注重出游體驗的小型戶外俱樂部。

(二)意外的選對了稻草人

對出去玩最有興趣的龐同學積極的找了幾個出行方案,讓大家討論選擇。在出海和漂流之間大家選擇了漂流,但是原本給到漂流旅游方案因為項目過于單一且時間跨度多了一晚,所以不是特別理想,而稻草人旅行上正好有2天行的漂流行(激戰水陸),正好符合了大家的希望游玩項目更豐富的2天出行期待,而且稻草人說自己是專注于年輕人旅游的平臺,大家認為互聯網公司應該更注重用戶體驗,應該還算靠譜,就這樣定了稻草人的“2天漂流項目”。

(三)稻草人與傳統的跟團游有什么不同

1.固定人群

我們這次的團隊26人,全部是年輕人,90后占80%,80后比較少,重點就是:都是年輕人,比較容易玩到一起。這也是稻草人最大的特色(定位),定位很明確,只接受年輕人,所以就是只面向于18-35歲的青年人的旅行社。

2.無隱形消費的“坑”

其實很多人不愿意跟團實在是害怕被“坑”。以前我上學當導游帶團的時候,每一個點都是預設好的,吃飯也是指定的飯店因為旅行社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拿回扣點的機會。

而我們用餐領隊會把我們帶到一個餐廳比較集中的地方,讓大家自由選擇。中午的時候領隊問我們,晚上要一起燒烤嗎,如果有一半以上人愿意的話她就幫大家預訂了。如果是放在傳統的旅行社我肯定會說“不”,在稻草人這里可以毫不猶豫的說“要”。就是讓人舒服放心。稻草人確實做到了把過程體驗作為產品體驗在運營的。我們這次的領隊是一位溫柔體貼的94年妹子,我想如果還有下次可能會遇到一個嗨翻的逗逼,或者有獨門技能的XX達人,也可能是一個假正經的悶騷男……

3.讓人有期待的“領隊”

出發之前被告之會有“領隊”全程陪同和照顧,我當時以為就是把導游換了個名稱而已。真正體驗下來才知道這是稻草人最有內涵的產品設計了。在這里的領隊就像是我們整個團隊的一員,只不過要擔當了同時服務大家的責任。每個領隊都是兼職進行,他們更多是熱愛旅行、喜歡結交更多的朋友,他們樂于奉獻、有服務意識,他們都有自己故事引發著好奇的你去探索。因為領隊的這個人物設計,讓整個旅行歡快、有趣了很多!

4.一路陪伴你的靈魂人物

領隊告訴我們這次的路線是今年新項目首發團,每一條線路都是由產品部開發設計滴。這點當時我聽上意外也不意外,作為一個互聯網標簽的人,在整個過程中我都覺得是在和產品經理對話的一個過程。我就想產品經理應該著重強調一下這個漂流特別適合于喜歡來點刺激又是初體驗的人,第一天大家玩的很嗨很過癮,第二天的項目雖還是很有能動性反而少了些味道和激情,如果第二天有一個“小高潮”項目才會讓人爽。產品經理應該知道不是大家玩了什么,而是玩的過程中的感受以及彌留心田的美好。而且產品經驗在設計路線時,一定不能以個人的體驗為準,一定不能忽視的是集體性。

5.運營細節

稻草人文化傳遞:

1)稻草人領隊的T恤衫上的一段話很打動我“let rules go,let soul fly”,僅這樣一句話就讓我更有期待了,也感受到了稻草人的文化;

2)稻草人將每個領隊定義為Giver,不是保姆式服務而是朋友式服務,更是文化傳播者;

3)“放”主題掛牌,一個小小的類型胸牌,一般會掛在包包上。不僅是稻草人的標識,更是故事型文化的傳播,上面有一個二維碼,會讓你讀到一篇觸動心靈的與旅行有關的故事,一個打動你活生生的人。返程時領隊讓每個人隨意抽明信片,喻意著下一次的旅行目的地;

這些,都是在“撩”你,讓你不知覺被觸動,不自覺的開始釋放自己,不輕意的去憧憬去想象去渴望……

用心的體貼:

1)我想每個領隊都是經過專業性培訓,但又不會刻意畫成一個領隊模板。領隊會體貼的提醒大家為了安全系好安全帶,會給大家發小零食……

2)漂流項目領隊特意為大家準備水瓢,而且萌萌噠,大家可以瘋狂打水仗了;

3)住過了稻草人的一個人無差價補貼,就覺得那些還要一個人被單人房間差價的旅行社就是耍流氓。

(四)稻草人體驗還有哪些不足

1.缺少足夠的營銷運作:

1)整個過程中領隊沒有掛個旗幟,應該弄個高大尚別出一格的旗幟,也讓所有同行的小伙伴特別有集體意識和榮譽感,也是一種品牌自傳播的機會;

2)既然都號召大家玩到一起了,也沒有特別搞集體拍照,CS時集體拍照還是我提議的呢。集體拍照時一定要有稻草人標識(&團隊標志-我后面會講到),每一次的品牌傳播都是一次連接機會。

2.產品體驗不足:

1)手機頁面體驗太差,直接是PC版的縮小款,視覺體驗差;

2)“超級周末”和“短途旅行”我一直沒有分清楚,此處的產品分類引導性不足。

3.社交體驗運營能力弱,為了讓大家深度的連接,還可以做哪些事情:

1)創造集體意識,能夠快速破冰讓所有人自然融入進來。可以讓大家頭腦風暴一起為團隊起隊名,并且還要準備一個有稻草人尾標的空旗幟,把隊名寫在旗幟上,甚至要每個人再簽名在上面;

2)預熱,提前活躍氛圍。提前讓大家在微信群自我介紹,要用接龍式的連續介紹。讓所有人提前進入到氛圍,領隊也可以提前找到意見領袖/活躍分子;

3)鼓勵大家分享美好和趣事。領隊可以把集體照PS上對應每個人的昵稱分享給大家,相信會幫助每個人去認識所有人,認識自己想認識的伙伴;

4)創建更多有趣的建立連接的環節,比如發給大家明信片,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冷落到一旁了,可以設計更有趣的互動。比如讓每個人寫一段想說的話送給某個隊友,可以統一交給領隊,然后領隊幫大家遞交,又是一個制造驚喜的環節;活該那些創造更多美好的人可以獲得更多的明信片,哈哈;

5)整個過程中,一起玩過項目一起玩過游戲,每個項目后缺少足夠的交流互動的環節。最后還是沒有記得幾位小伙伴,每個項目后都讓組織大家交流體驗感受和趣事(玩的不好的就算了,那樣就要領隊多花心思了)。

(五)說在后面

其實旅行這件事情,比看見了什么玩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和誰一起體驗/結交了誰,因為旅行所經歷的景、事都會翻篇,只有人不會。因為結交了新的朋友/因為和旅友有了共同的回憶,所以旅行才更為的鮮活。而“旅行中的社交”也成了在這里最意外最美好的收獲。

我一直認為隨著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旅游行業一定迎來新的春天,也意味著傳統的旅游模式被拋棄,多元化的深度體驗、多維度的旅游設計、小眾群體的定制模式才是新的趨勢。

當聽別人跟我介紹稻草人報了團后,我都一直以為稻草人是一家新型的互聯網公司,直到聽領隊說已經有十多年的旅行社了,我一臉驚訝,因為它在我眼中那么年輕有活力。又進一步了解了這家公司的發展歷程后,我才明白它為什么如此,只因它一直未變,一直還是少年的樣子!



原創聲明:本文內容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診斷考試,明天衛生學和流行病考試。下午自己做錯了一件事,但是貌似沒有人真正懂我。冷笑…冷笑…… 唯一的那一絲冰...
    7f7a91ae22ce閱讀 219評論 0 0
  • 昨天是雙休日,每個雙休日都要為孩子們準備好下個星期早餐中要吃的面包,所以以前我喜歡的騎行 , 看電影 ,旅行 ...
    孤島如一閱讀 520評論 0 3
  •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狗,我覺得有必要跟初入大學的小鮮肉們聊聊如何跟室友相處這個話題。 文/沈疏桐 前三...
    沈疏桐閱讀 4,851評論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