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工作室也開始逐漸忙碌了起來。昨天是周六,與往常一樣忙到晚課結束已近十點,睡前看著微信朋友圈里很多家長朋友們對于孩子們本周主題為《植樹節》作業的點贊,心里瞬間感到一陣春風和煦般的溫暖涌入心田,為此居然有那么一絲莫名的小興奮。本來還想通過翻閱閑書催眠早點入睡的,也不知怎么的,腦中突然如光影掠過般地浮現出多年前的一首老歌《夢田》,嘴里竟然還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這首在今天看來也許不算特別熱門的流行歌曲,歌詞是少年時喜歡的臺灣女作家三毛的手筆,經過齊豫那天籟般嗓音的演繹,在我20多年前第一次從收音機里聽到時就被深深地打動。從此,這首歌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里生根發芽,伴隨著我在少年情懷逐漸老去的旅程中一路走來。
? ? ? ?經過這幾年的職業轉場和一場意外小手術的警醒后,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大多數人按部就班的時間表不同的是,我更樂于享受現在這樣的生活節奏。周中的白天是我畫畫、騎車、拍照片、寫文章、練書法、逛書店、看畫展。。。甚至做白日夢的懶散光陰,下午到晚上以及周末假期,是我教孩子畫畫寫字的快樂時光。如此這般將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自然結合的最大好處就是某種程度上不僅躲開了喧囂和噪雜,而且還可以自由的支配時間以及慢慢享受回歸初心的愉悅。
? ? ? ?我突然發現,人生的選擇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選擇本身就是一個用最簡單的說明或最復雜的定義都無法界定的矛盾綜合體。有時是理智的,有時是瘋狂的,就比如三毛荷西的曠世之戀與大多數人的戀愛的區別;有時是單選的,有時是復選的,就像學生時代的考試答題與職場商戰的爭名逐利。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個或好或壞的結果。但是,只要你在付出之后通過比較學會了收獲,那么,每一次的收獲最終就會日積月累地成為你自己的人生智慧。或許先古圣賢們的智慧早已洞察人心。譬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獨耕于南山腳下那幾分薄田的看透;又譬如,心如明鏡的高僧六祖慧能坐看風吹幡動卻直指仁者心動的點化,只是我們輾轉于蕓蕓眾生里的紅塵世事中迷失本心罷了。
? ? ? ?我慶幸自己還能在人生的轉彎路口伸了個懶腰,想明白了自己所做出的選擇的意義。還記得念藝校時暑假回農場探親,有一天傍晚散步在一片田野中,在中學里任教的父親指著一小塊田地告訴我這就是家里新辟的自留地,可以種植當季的果蔬。除了還能模模糊糊地回想起夕陽下他對三國中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歷史典故考問于我,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雖然往事隨風而逝,但時至今日在一番痛徹心扉的唏噓感慨中,才再次明白了一些到了這個年紀才能明白的道理。
? ? ? ?父親當年在我心里種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雖然汗顏談不上果實累累的收獲,但總算也是有一麟半爪的慰籍。也許今天的選擇真的應驗了一句老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在想,那么多年的匆忙奔波之后,我還是選擇了從事教育行業。雖然談不上父業子承,但今天的藝筆藝畫工作室就是我的一畝田和一個夢,在每個春天來臨的時候,我不僅給“小樹苗”們種下藝術夢想的種子,也為自己種下人生圓滿的種子,就像我在微信朋友圈回復的話一樣——每年的植樹節題材就是一次美的催化,希望能一起見證今天的萌芽和來年的收獲。此刻,我把這句話的截屏保留在了收藏里,希望它成為一顆激勵的種子,無論是在春風度人的午后,還是寒冷逼人的冬夜,每當我教孩子畫畫寫字的時候,我的眼前永遠是春暖花開的明天。
? ? ? 今天已是驚蟄,過了春分,節氣上就要到清明了。謹以此文作為一篇感悟來祭奠父親,也許他的在天之靈也正為我感到欣慰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吳書涵 ? ?寫于2017年3月5日
附:《夢田》歌詞
每個人心里一畝 一畝田/每個人心里一個 一個夢/一顆呀一顆種子/是我心里的一畝田
每個人心里一畝 一畝田/每個人心里一個 一個夢/一顆呀一顆種子/是我心里的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
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啊...
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
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
那是我心里一畝 一畝田
那是我心里一個 不醒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