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職業(yè)精神?聊四個小故事

去好又多超市買了點水果,結賬的小姑娘問我有沒有積分卡。其實我一直比較討厭積分卡的,雖然我也知道這是商家搞得價格歧視,但是總是嫌麻煩沒這個心思。不過我沒有說沒有,我面無表情的說放家里了,因為我知道全女士有辦過一張放在家里的。小姑娘說可以報手機號,我試著報了全女士一個手機號,號碼不對,小姑娘又耐心等我報了另外一個號并麻利的輸了進去。經這么一折騰,我忘記了等找錢,又被喊住找給我70塊。走的時候我從腹腔發(fā)力說了句謝謝。

不禁讓我想起最近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職業(yè)精神”,我覺得這個收銀員小姑娘是職業(yè)的,態(tài)度上耐心、人格上正直、技能上熟練,這就是一種職業(yè)精神。

前兩天12月31日的晚上,因為加班,去二樓食堂吃飯去的比較晚,食堂的大姐們自己都開始吃了,一片白大褂藍大褂,蔚為壯觀。我一愣,試著問還有吃的么,立刻幾個大姐從正在吃飯的餐桌上回應“有”,其中兩個放下飯碗來幫我加熱干鍋。待到她自己去吃時,不知道菜還熱不熱。

能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不打插邊球,這也是職業(yè)精神。

前段時間去政府部門查東西,那里平時應該比較閑,一幫估計都抱上了孫子正在喝茶看報的大爺大媽見我去辦事情,很是熱情,又是幫我查東西、又是幫我復印、又是遞筆遞紙,完全沒有政府機關的端著。

能安逸中保持力所能及的熱情,在可以選擇冷淡的時候選擇熱忱,這也是職業(yè)精神。

再說今天,羊城晚報送報紙的給我打電話讓我記得取樓下的報紙,我問他是不是我不取他不好放新報紙進去,他沒有細說,只說“您記得取,有什么問題記得打我這個電話”

能夠不為了自己便利而推卸責任,不給用戶造成心理負擔,這也是職業(yè)精神。

今天讀到知乎日報的一篇文章,說是智商與理智的關系,大致是說,人腦的選擇是趨于成本最小化的(“淺層處理”),所以我們即便能預料到惡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往往也選擇了簡單的方式去大致處理。

我們這一輩,小時候讀書的時候,我們被灌輸了太多的理想和崇高,在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又見到了太多的浮躁,所以我們會迷茫。這不可怕,這是時代帶給我們的課題。

在我們工作、在我們對待家人和朋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我們能否在最疲憊的時候保持基本的耐心、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堅持自己的立場、在預料到風險的時候及時防范、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承擔并補救、在意氣風發(fā)的時候不忘自己的身份,我想,我們起碼不能比這四個主人公差太多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瀧紫洛 小黑,原名黑炭,是我寄養(yǎng)在父母處的一只乖巧而又調皮的串串。 小黑來我家純屬意外,記得當時一位QQ群里的...
    瀧紫洛閱讀 337評論 1 1
  • 一切有盡頭的事情,總是因為即將結束,而充滿意義的。比如生命,比如白晝和黑夜,比如愛情,因為會消逝,人們才會去珍惜,...
    粒子lizz閱讀 1,382評論 0 1
  • 真正的敬意,是心里有悲喜,卻什么都沒說;真正的懷念是——若干年后,再次聽到這個名字,再次知道TA的消息,心里仍會泛...
    輝常明梁閱讀 41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