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剛出生的小寶寶都十分可愛,但是隨著日齡的增加,大概85%足月兒和絕大多數的早產兒,會在新生兒期出現皮膚黃、甚至鞏膜黃,即新生兒黃疸。
1.那是什么原因導致寶寶黃疸的呢?
? ? ? 那就要說一下膽紅素了,在體內的膽紅素是溶于脂,不溶于水的,若體內的膽紅素超過一定的量,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它若進入大腦,會對腦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會造成腦細胞損傷。
? ? ? 總的一句話就是寶寶體內血清膽紅素的生成大于排泄,便出現了肉眼可見的黃疸了。
2.那是什么病會出現呢?
這個很復雜!(好奇的可以了解一下下圖)
3.老人家常說寶寶黃一黃不怕的,可信嗎?
? ? ? 筆者認為對于新生兒黃疸還是需要用心去監測,注意寶寶皮膚顏色的變化,決不可掉以輕心。大部分的寶寶出現的是生理性黃疸,足月兒(胎齡大于37周)會在出生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到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會在出生后3-5天出現黃疸,5-7天達到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3-4周。
4.新生兒黃疸最嚴重的的情況是什么?會有什么結果?
? ? ? 新生兒黃疸,重者會出現膽紅素腦病。
? ? ? 膽紅素腦病是指血清膽紅素水平過高,透過了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對大腦細胞造成損傷,而且這種損傷常是不可逆的,造成的是永久性損傷。輕者,寶寶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反應較同齡兒差一點;重一點的,寶寶聾了(失聰,可因此造成啞巴);再重者,寶寶智力落后,腦癱;更甚者,導致寶寶死亡。
5.黃疸導致的膽紅素腦病這么可怕,目前是如何治療的?
? ? ? 病從淺中醫。從寶寶出生,新生兒科醫生就會每日監測寶寶的黃疸水平,出現病理性黃疸的情況會及時跟寶爸寶媽溝通,采用措施來干預黃疸的發展。
? ? ? 目前臨床上通常有3種治療方法:1.光療(俗稱照藍光) 2.藥物治療 3.換血療法。
1.光照療法
? ? ? 光療,就是我們俗稱的照藍光。在光的作用下, 使膽紅素變成水溶性的,直接經過尿液和膽汁排除。這是降低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 ? ? 副作用可出現發熱、腹瀉和皮疹,但多不嚴重,可繼續光療,停用光療后癥狀會消失;
2.藥物治療
①肝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②靜脈用免疫球蛋白 ③補充白蛋白
3.換血療法:簡單的說,就是把寶寶自己的血全部換掉不要,換成別人正常的血液。
? ? ? 以上三種方法,臨床上首選光療,因為其副作用小,服用藥物的副作用較大。但是若寶寶黃疸情況進展迅猛或者太遲就醫時,更多首選換血療法。
? ? ? 講一下身邊遇到的一個真實的案列吧。
? ? ? 一位醫技科醫師(寶爸),很開心的迎來了自家寶寶的出生。在寶寶與母親出院當天,新生兒科醫生發現寶寶出現病理性黃疸,建議住院照藍光治療,但是以寶媽舍不得自己孩子為由簽字拒絕住院,要求藥物治療。過了1周后,寶爸再帶寶寶至新生兒科就診時,寶寶的黃疸水平已經非常高,一問才發現父母因為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沒給孩子吃藥,而那時的情況是需要換血治療了。最后,寶寶換血成功了,卻聾了。寶寶才不到1個月大,就跟這個世界的聲音說再見了,這還很有可能導致其日后無法說話。
? ? ? 這個案例中,沒有一個人希望寶寶經歷如此的一件事,特別是寶爸寶媽。但是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如此的結果,對于寶寶來說,人生才剛開始,就要經歷此事,讓人心痛。
? ? ? 愿每個寶寶都健健康康的成長,擁抱這個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