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銷售經理的22條軍規》 ?P83-84
I拆書引導
what
準確的溝通是成功的先決條件。所謂準確,就是以事實為基礎,或以數據為論證,客觀的描述事實。
why
職場交流中忌諱不負責的猜測。比如,客戶為什么不使用我們的產品?如果跟客戶溝通過,有明確的反饋,可以將客戶意見——如價格昂貴、使用不便等如實反饋。如果沒有得到這樣的反饋,就如實回答“不知道”。遺憾的是,很多人認為“不知道”是沒有能力的表現,寧愿主觀的推測客人的想法反饋給公司,導致數據收集出錯,繼而引起連鎖的反應,在離客戶需求的路上越跑越遠。
得到的信息越準確,越有利于對情勢的判斷,對資源的分配,對事情發展的預估,而不準確的信息會導致對方浪費人力物力做無用功。
準確的溝通是合作成功的土壤,一旦這出錯,合作將走向背離初衷的方向。
how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溝通的過程中,以準確為基本準則,將真實數據和事實進行反饋。
當然,在事實陳述完畢后,可以闡述個人的看法和推測,但這個時候需告知對方這是猜測。不要將個人的看法糅合進入事實闡述中,實實虛虛。
A1
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公司有款新品是定了在XX日各渠道同步上線。我的下屬告知我在A渠道看到銷售信息了,我立馬通知告知上級部門并要求A渠道停止銷售。上級部門對A渠道進行批評。后來一查才知道是A渠道某新來的員工的行為。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聽了下屬通知,沒有去核實是個人問題還是部門問題,就以部門不遵守公司政策的緣由,要求A部門停止行為。而A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就是沒有將公司政策透明的下發,導致有員工不了解公司對新品上市的安排,而提前暴露了部分宣傳資料。
A2
對外:工作中還是細心為上。為防止以后因為信息不準確造成工作失誤,堅持以工作釘釘為溝通渠道,所有牽扯日期和資料的、重要級別的事項全部抄送領導,以防因對方的失誤造成我方利益受損。
對內:之前的策略分析,多依靠日期不是那么新鮮的市場調研和對競品的調研,因為這樣的數據容易得到且容易分析。
為了提高本部門工作效率,除常規業務技能培訓外,增加和數據系統、銷售系統的交流。從一線銷售和客觀數據,觀察客戶需求、分布、人群特點,以及不同渠道的客戶搜索習慣等;與客服進行定期交流,借閱其客訴問題處理,明確客戶在購買時候的心理等路程。寧可多花費時間,也要得到更為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