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飯一樓看到支付寶在雙十二的優惠宣傳,就是在12.10-12.12日,使用支付寶在飯堂打飯就可以享受隨機立減,盡管我剛才一分錢優惠都沒有體驗到...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從這個學期開始,學校里的各個充飯卡的自助機都慢慢變成了只支持微信充值,原本的舊式自助機是支持銀行卡和
支付寶的。當時我就吐槽說這擺明是惡性競爭嘛,開始確實也是不爽,因為之前都是用支付寶充飯卡的,而且覺得微信的這種行為很討厭。
可是沒辦法,最后幾乎所有的自助機都更新了,只能使用微信充值了,不過新的自助機使用確實要比舊式的要方便的多,這一點微信支付
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么支付寶不反攻呢?大學校園的飯卡充值業務還是很有競爭的必要的啊。直到最近看到了,支付寶的這項推廣。
原來支付寶是打算繞開飯卡,直接與飯堂合作,不得不說這步棋確實挺高明的。
可是,如果支付寶真的想做成功,我覺得首先就必須要解決便利性的問題!經過實際體驗,在飯堂用支付寶掃碼付款比起用飯卡來,非常的不方便!!!
支付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你得問打飯的阿姨要付款多少錢,而飯堂的環境一般都比較吵,相比起阿姨在打卡機上輸入金額,這個詢問的過程要差的多;其次是你要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寶,然后掃碼,輸入金額,輸密碼付款(當然現在手機支持了指紋支付可以不用輸密碼,可是這個功能似乎
還不是很普及),最后你還要給阿姨核實你確實付款成功了。
而如果用飯卡的話,阿姨在打卡機輸入金額,我拿飯卡刷一下,支付完成,就是這么簡單。如果是在飯堂恰好很多人的時候,你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兩個過程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相信對于打飯的阿姨來說,也會選擇用傳統的飯卡而不是這樣“繁瑣的”支付寶。
所以,當前用支付寶打飯的用戶體驗真的很糟糕,而這顯然是不利于支付寶在飯堂支付方式的推廣的。
我覺得可以這樣改進(只是紙上談兵...),首先是制作一個類似飯堂打卡機可以與支付寶感應的機器,這樣可以免除詢問金額的環節,阿姨直接輸入金額,然后就是手機支付寶的感應支付,把手機像飯卡一樣靠近打卡機完成支付(小額免密,感應范圍不能太寬,否則莫名亂扣錢就坑爹了)。這個感應支付需要硬件的支持,ipone貌似就實現了這個感應支付的功能,所以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么做的話,一個是打卡機的制作和大范圍的推廣使得成本提升了許多,一個是手機硬件支持的難度,畢竟安卓手機種類繁多,不像iphone那么容易的能夠統一實現感應支付功能。不過,如何優化,提升支付的便利性,我覺得確實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而推廣的話,只要多砸錢多搞優惠活動的話基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