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享經濟這個詞,在這兩年特別火。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無論是普通社交上也好,或是涉及到商業利益上也罷,都讓這些互動成本變得更加低廉。共享經濟的崛起,讓人們享受到這種生活便捷福利的同時,也孕育了龐大的商業機會。
在這種時代發展的背景下,一家家偉大的創業公司也因此而誕生,如國外的Airbnb、Uber等,國內的滴滴、餓了么等,這些都是共享經濟下的產物。這些公司通過建立平臺,分享他人的房子、車子等閑置資源,讓有需求之人得到有償供給,從而獲取一定的服務費。
所以,共享經濟本質上就是一種以利益為目的,進行閑置資源的循環利用。
2.
早前的共享經濟,主要是以房子、車子等諸如此類的實物進行共享,因為實物受到空間的限制,互聯網做為媒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大大降低了空間的受阻,所以,共享經濟的第一陣風,應該也理所當然吹向因為空間而受限的實物上。
而隨著人們對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不斷探索和逐漸清晰成熟后,共享的對象則不僅僅是局限于在物品上。現如今,在時間、知識、內容上等非實物類的共享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并且這陣風正在悄然壯大。
在時間上,典型的代表就是果殼網旗下的在行,以行家的個人時間為共享對象。
在知識上,同樣是果殼網今年剛推出的分答產品,就是以知識為共享對象。
在內容上,好像并沒有顯著的代表。
因為內容涉及的范圍相對廣泛、雜亂,包含知識又不僅僅局限于知識。而且準入門檻過低,也就導致了對內容質量上的把控較有一定的難度,用戶也很難為之付費。不過如簡書、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贊賞功能倒是頗有此番味道,并且傳言微信公眾平臺也將開放內容付費的功能,如果此類功能推出,怕是又能激起一層浪花。當然,還有目前的小說付費閱讀平臺,倒是也有這方面發展的趨勢,畢竟如知識垂直領域類的內容還是大有市場的。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媒介的發展成熟下,未來的經濟發展主流很有可能就是共享經濟。
3.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互聯網的免費時代也終將落幕。
有人可能會質疑:互聯網信息如此龐大,根本沒有全都付費這一說,免費信息還是有的。
互聯網上的免費信息確實有,而且會越來越多。但是正因為互聯網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從而給我們的判斷篩選信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不是嗎?時間也是一種成本,人家都把時間拿到在行上出售了,而我們卻把時間浪費在信息篩選過濾上,這似乎不是一件太明智的選擇。
像今年個人IP的概念也特別火熱,輸出者開始重視自己時間、內容等價值,而消費者也慢慢開始意識到想要快速便捷,并且獲取有用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了。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并不能給你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獲取公平,差異化資源是社會階層形成的根本原因,你可能需要為之付出金錢、時間、人脈等等,才能帶來互聯網信息獲取的公平。
所以,不要抱怨某些作者開始免費,后面收費的套路。在商業化社會,又不是你親爹親媽的,憑什么為你的成長負責。
4.
今年進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付費社群。
一方面是為了有效便捷的獲取有用信息,或者說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在學習的同時結交一些互聯網上的人脈,因為在付費社群里,人脈的篩選成本和結交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
因為自己曾創業過多次,而且一直對創業話題很感興趣,所以,在今年8月份看到簡叔建立的創業感悟群后,毅然就加了進去。有幸在簡叔發布文章后幾天內就看到了,說實話決定加不加入我也就用了一分鐘不到的時間思考。如果你問我這一分鐘之內你思考什么了,我只能說,當時手機不支持IOS打賞,所以這一分鐘我去開電腦了。
數了數頭像,我在創業群里應該算是第7個加入的吧,而后的兩個月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加入群內,這讓我一直感到很好奇。簡書的發展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和創始人簡叔零距離接觸,還能聆聽他的創業感悟,這是極其珍貴的。而且門檻只要360元,至少在我看來這份交易是值得的。(膚淺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更何況是每天一堆的話。(機智)
或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關注簡叔,所以看不到那篇文章,但是這個月的簡友突然加了好多進來,那是因為文章上首頁了。同樣新進入的簡友就會好奇前面發了什么內容,于是就有人發了這樣一張圖,然后群內老人哈哈哈……(以下省略一萬字,順便貼個鏈接吧!“簡叔的創業感悟”私密群招募公告)
5.
同樣的信息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人覺得價值百萬,也有人覺得一文不值,這取決于我們對信息的能否運用以及吸收程度。
武俠小說里的人物,會根據自身的內功體質去修煉相應的武功招式。比如,柔和的內功體質偏要去修煉剛烈的武功秘籍,就有可能導致水火不容,著火入魔。同樣,從縱向角度來說,有多深厚的內功就修煉合適深度的武功秘籍,內功不夠深厚就算再好的秘籍也吸收不了。
但這不代表不能把秘籍帶在身上,就像簡叔創業感悟群分享的部分內容,可能目前對大部分人來說無法做到深刻的理解,但并不意味著這部分內容沒有價值。先藏好秘籍或是學好招式,待內功提煉到相應的層級,再發揮它的最大價值也未嘗不可。
習慣其實是很可怕的事情,互聯網競爭讓免費成為一種習慣,以至于很多人對他人的時間、知識、內容等抱以免費的姿態去看待。這是互聯網下滋生的一種病態,終將被淘汰,而所謂的免費也只會越來越昂貴。
PS:這篇文章是創業群內發布的本周任務:談談加入創業群的感受。但似乎有些偏題了好吧。我不管也算談談自己對知識變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