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差北京,難得多出了三小時空閑,去故宮武英殿看趙孟頫書畫展,順便逛了一下大名鼎鼎的故宮文創商店。忽然想到再過幾天就是兒子14周歲生日,而他這次生日將第一次不在父母身邊度過——兒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比利時游學活動,生日那天在巴黎。
我給兒子和他即將結識的小伙伴兒挑選禮物,在回上海的火車上想,兒子長這么大了,我還沒給他寫過信呢。記得當年學校集體過十歲生日時,這個光榮的任務被他爸爸“搶”去了。這幾年,隨著兒子逐漸長大,反思自己的成長和育兒之路,感覺有好些話,我內心的各種糾結和不甘心,希望可以跟兒子說一說,然而常常覺得不知道從哪里說起。
每個人都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童年的經歷往往影響人的一生,對此我深有感觸。竭力想給兒子提供更好的原生家庭,然而多年后回顧過往,我仍是沒有跳出這個怪圈。我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失誤,有些已經難以彌補。非常感恩他來到我的生命里,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對他的過多要求,是來自對于自我的不接納。
現在想對兒子說的是:兒子,你已經進入青春期,到了一個思考人生,尋找意義的年紀了,在高中緊張繁忙的學習之外,需要思考一些問題。我想把我的童年經歷,我所成長的家庭,我和你爸爸以及爺爺奶奶之間的糾纏,都講給你,讓你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自我。我和爸爸也要努力給你創造更多的機會,認識更多的人,了解這個迅速發展變化的世界。你應該開始形成你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努力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昨晚把禮物帶回家,一本2018年故宮臺歷,一個“康熙賜?!惫P筒,還有一個“逢考必過”胸針哈哈!兒子說喜歡臺歷,準備把筆筒送給比利時小朋友,我說哎呀,咱倆真是想到一塊兒了,我正想把臺歷送給你。于是我在臺歷的扉頁寫了幾句祝福:親愛的兒子,祝你14歲生日快樂!這是你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過生日,意味著你真正長大了。送你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抓住當下,方能至未來”。前半句話是荀子說的,后半句話是媽媽杜撰的,共勉。兒子看了我的祝福語和那個搞笑胸針哈哈直樂,對提前收到生日禮物表示很開心。我想這幾天趁他還沒走,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給他寫一封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