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九心學習心得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善知識,能夠攝盡所有親近意樂的關要。

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鐵圍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穢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若能以此九心親近具相善知識,必能獲得成就。

丑二、廣說分五:一、如孝子心 二、如金剛心 三、如大地心 四、荷負擔已應如何行 五、攝義并引傳記說明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親近乘事善知識,就是要依止上面的9種心念,全然的去親近和同事善知識。所謂的親近,就是要像侍奉父母一樣的去對待師父,言聽計從,所有能做你師父的老師,都是有大修為的老師,敬重老師,就是敬重知識。我們中國人對尊師這點已經脫離了很多,弟子規開篇即說“首孝悌,次謹信”將孝放在了前面。

對于孝,弟子規第一篇 入則孝 就給我們講道了很落地的關于孝的行為指標。而華嚴九心對于孝,更有一番見解:棄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舍棄自己的自由、將行為的權力都交給上師、隨上師安排的善心,就是如孝子心。)孝子不論做什么,都不是隨自己的意愿,唯一是看父親的臉色、隨父親的意愿而行,這叫“觀父容顏、隨父自在”。同樣,弟子也應觀察善知識的容顏行事。


西遞 敬愛堂上的 孝字圖

?對于孝,在宏村西遞敬愛堂上朱熹的手筆,讓我們更直觀的知道孝,應該是如何奉行的,他必須是對父母和教師的敬仰之心,事承之心,堅定不二的金剛心, ?全然承載和吸收的大地之心,師父的每一句話,都是種子,都種在心田,并且扎根和落實。所謂荷負擔,就是能知道父母老師的擔當,并主動隨事,有所擔當。

在孔子的弟子中,顏回把孝行事的非常好,是真正正正,從心而發的對老師的那個孝心,堅定不移的追隨心。我們可以從顏回的典故中,了解他是如何踐行九心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