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電影史:上帝的寵兒,光芒萬丈的奧黛麗·赫本
年輕時是她攫取了全世界的心,這上帝的寵兒,落入人間的天使,近百年來再無一個女人可以超越的頂級美人——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人們心中的她,永遠是青蔥時分的面容。
拉住任何一個成年女人,問她:給我列舉一下你心目中的頂級美人的名字好嗎?第一個名字,百分之九十九是奧黛麗赫本。 幾乎沒有哪個女人,不曾收藏或保存過她的美麗照片。在電腦里,在手機里,在床頭,在小本本里,甚至當作自己的頭像。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后裔家庭,英國電影和舞臺劇女演員。 1935年至1938年間,她就讀于英國肯特郡埃爾海姆鄉的一所貴族寄宿學校“密斯利登學校”。1939年,奧黛麗·赫本進入荷蘭安恒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
1940年,荷蘭安恒被納粹侵占,包括赫本舅舅在內的諸多親人被殘害。數年間,因為食物匱乏,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莖充饑,健康情況迅速惡化; 二戰中后期,赫本通過芭蕾舞的表演為荷蘭游擊隊秘密的募捐。同時由于年齡較小,她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為荷蘭地下黨傳遞情報。 1948年,奧黛麗·赫本進入英國倫敦的瑪莉·藍伯特(Marie Rambert's)芭蕾舞學校學習。
由于年齡和身高原因,奧黛麗·赫本被告知,她無法成為一流的芭蕾舞者。之后,奧黛麗·赫本做了一些模特工作,拍攝了一些廣告,也參加了一些舞臺劇的演出。
1948年,奧黛麗·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鐘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在劇中奧黛麗·赫本扮演一位空姐,用英語和荷蘭語向觀眾講解,這是她的銀幕處女作。1954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臺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53年,出演電影《龍鳳配》,奧黛麗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薩布里娜”,并與亨弗萊·鮑嘉、威廉·霍爾登表演對手戲。這部《龍鳳配》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為奧黛麗·赫本量身打造的電影,并且在服 裝方面都是由奧黛麗親自前往法國選購的。奧黛麗與紀梵希的時尚傳奇由此拉開序幕。
1954年,出演戲劇《美人魚》(Ondine ),在劇中奧黛麗飾演美人魚“翁蒂娜”,這是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第一次合作演出戲劇。這部劇讓奧黛麗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 1955年,出演史詩電影《戰爭與和平》,在劇中奧黛麗扮演眾人皆知的女主角“娜塔莎”。這是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第一次合作出演電影。
1955年,奧黛麗·赫本憑借電影《龍鳳配》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1956年,出演歌舞劇《甜姐兒》,奧黛麗飾演女主角喬·斯托克頓,在劇中她與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這也是奧黛麗參演此片的重要原因。這部電影也稱得上是奧黛麗·赫本50年代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同時,這部電影被影評人稱為“派拉蒙歌舞片時代最后的輝煌”。
1956年,出演電影《黃昏之戀》,奧黛麗在劇中扮演懷春少女艾蓮·查維斯,男主角是比她大28歲的加里·庫伯,加里在劇中飾演赫本的情人。1957年,出演電視劇《魂斷梅耶林》,奧黛麗與丈夫梅爾·費勒共同出演男女主角,這是他們合作的唯一一部電視劇。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后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
奧斯卡獎 1968 第40屆 最佳女主角 盲女驚魂記 (提名) 1962 第34屆 最佳女主角 蒂凡尼的早餐 (提名) 1960 第32屆 最佳女主角 修女傳 (提名) 1955 第27屆 最佳女主角 龍鳳配 (提名) 1954 第26屆 最佳女主角 羅馬假日 (獲獎)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闌尾癌病逝,享年63歲。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