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擬Logo到人物形象

何為虛擬:憑空的想法,無實物支撐,單獨從用戶需求去分析,缺乏了用戶使用場景的實體化,那么我們怎么在缺少市場推廣和運營的情況下,去有效的推廣我們的產品呢?

舉個例子:我們團隊的公眾號從開始的無定位,人員少,推文質量有限的條件下,慢慢的一點一點去摸索其中的奧妙。去模仿市面上的優秀作品,通過常規的公眾號列表功能,甚至細致到每一段文字的大小,標點符號位置,話語的銜接等等,都會給用戶帶來不同的畫面。逃出現實,怎么去創新?怎么去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

LOGO設計的靈感來源(線上):因為我們公眾號的特點是校園吐槽類,所以設計人物定義為紅黑色彩搭配的卡通形象,形容樂觀向上(當然是小超人啦,眼睛簡單碩大)。

手稿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產品形象的初期概念就有了。如人物的簡單設計,手畫的線條描繪,這一個環節極為重要。

畫像集

(此圖人物肖像來自@Zai仔)從色彩紛呈的手繪,粗略的草圖,溫柔的水彩。為后期人物的擴展性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封面圖,活動宣傳圖,圖片素材等)。由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和無數的腦洞旋風,最后形成了線上的人物畫像

公眾號頭像
微博頭像背景

LOGO設計的靈感來源(線下):圍繞產品人物做活動,如“小嘚幫您找對象”“小嘚幫您查電話”等第一人稱介紹的形式告訴用戶,對您的所有服務,是小嘚為您提供,而不是公眾號,這也是讓用戶從死板的公眾號意識,到私底下自我產生場景,用來激發自己發表意見的行為。平臺不僅能夠看到優質用戶的評論,也會收集更多有效評論和意見回收,為平臺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側面支撐作用。

話題:行為藝術怎么給產品帶來宣傳度,舉個例子?

投票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