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中國,不在地理和歷史的課本中,不在CCTV的節目中,更不在微博和微信中。我所認識的中國,在美麗鄉村。
一、美麗鄉村
我在一個五線城市的山區小鎮上工作,至今已有三年的時間。倘若你問我,中國的鄉村是否美麗,我會告訴你我這三年來的所見所聞。
三年前我初來此處的時候,政府還貸二級收費站還在那收費,每個月都會有貨車司機因逃費沖卡而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公路到了夜晚就漆黑一片,開車經過都要萬分小心;網購點什么東西,最起碼要等上三天……
后來,收費站拆除了;夜晚的公路開始有了路燈;昨天網購的物品,今天就能收到了……
因為通了高速公路,去廣州、佛山、廣西等地,時間至少省了一個小時;因為政府撥資給每個村委都修建了水利工程,農民們灌溉農田再也不用大老遠去挑水了;因為村居委的改造,村民們辦理大部分的事務,再也不用自己跑到縣城去辦……
我想,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問題”,是大量農民涌向城鎮,卻留下了敗落的村莊和留守的老人和兒童。而今,提出建設“美麗鄉村”,并不是要重新規劃出圖紙中那沒有煙火氣的樣板房,而是要讓更多的人愿意留在鄉村生活,為鄉村的未來而努力。
宜居,才是美麗鄉村最重要的意義。
二、移動支付
那么,美麗鄉村需要移動支付嗎?答案是,當然需要,而且移動支付必然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我和當地的花農聊天,花農聊到今年的清明、情人節等節日,又會有一大筆收入,臉都綻開了花。花農說,以前啊,收錢是個麻煩事。現在可好,有了微信,當面轉賬,還不用去銀行存錢,對方也不好找理由賴賬。省下了討債的功夫,又可以多花精力在伺候花上面。花長得好了,又可以賣個好價錢。
我說,確實是這樣。我早上出去吃個早餐,吃完才發現忘記帶錢,也不用怕,掏出手機來,掃一掃早餐店老板的二維碼,就把早餐錢給付了。以后啊,移動支付肯定會更加便利。
所以啊,不要覺得說只有大城市才用得上移動支付,只要新技術能夠帶來便利,農民們也會主動學會如何去用。
三、空氣污染
這樣看來,似乎生活在鄉村也是挺不錯的。而且,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嚴重,鄉村的空氣清新,倒不如到鄉村做個新時代的農民好了。
可是,其實,鄉村也是有空氣污染的。
因為產業轉移,不少珠三角地區的陶瓷廠在最近的十年紛紛轉移到了鄉村。在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污染鄉村的環境。首先是陶瓷廠周邊的水質開始變差。接著,樹木和田地在幾年后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非正常枯黃、老死。更為重要的是,到了晚上,空氣中夾雜著異味,讓人難受。
那么,環保部門就不管管嗎?當然要管,只不過,關停一段時間之后,企業總還是要開工的。不然,經濟如何發展?稅收如何保證?
好在,自從近兩年落實了環境保護的“一把手”負責制之后,新建設的工廠的環保設施都落實了最高標準,而舊有的工廠也都停工改造。空氣,似乎又逐漸恢復清新。
這就是我認識的中國。你們或許見多了中國的大城市,以為“廣場舞”、“共享單車”、“高鐵”等物才能代表中國。其實,中國有很多的美麗鄉村,這里有飛舞的螢火蟲,有緊跟時代的農民。正是因為有他們,中國才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