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六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冬,每年公歷11月7到8日。立,建始也,表示冬天從這個節氣就開始了。水始冰,地始凍,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在這樣的節氣,我們應該怎樣順應天氣、保養身體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要不要補?
立冬開始,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立冬到冬至,天氣逐漸轉冷;冬至至大寒,天氣逐漸變寒。身體一冷,人們總想燉點羊肉、泡點人參,吃點肥厚甘醇的東西補養補養。可是,立冬前后吃過多油膩上火的肉食,人們往往容易長痘痘、生口瘡。這一是因為立冬前后氣候比較干燥,應以滋陰為主;二是欲補先清,調理好腸胃,才能更好吸收營養。從冷至寒,以冬至為轉折點,從立冬開始,我們首先清補、溫補;冬至以后,再逐漸過度到小補大補。
2. 怎么清?
先摸手腳。如果手腳冰涼,說明身體里寒氣重。再看舌頭,如果是水滑舌或舌苔過厚,就說明有濕、火。所以我們要從身體里清除掉的就是寒、濕、火,主要方法是去寒就溫。
1)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