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傲慢與偏見

(一)

大概是2003年那會,非典時期。作為一個語文課老師擔任班主任的一個班級,班上的文學氛圍比較濃重。我記得班上一共有80余號人,都是來自當時中考成績在全縣都靠前的佼佼者。作為一個被全校乃至全縣都備受關注的班級,自然也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于是電視機開始走進了我們的教室,《音樂之聲》《飄》……也走進了我們懵懂未開的心靈世界。

班主任李老師才華橫溢,嚴厲中又帶了點文藝氣息,投得一手漂亮的三分球。他上課期間會跟我們講歐也妮?葛朗臺,也會聊聊金庸與徐志摩的趣事。那時候安妮寶貝,郭敬明也非常流行,李老師也能借此來個段子,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雖然“師出同門”,但在閱讀興趣上可謂多極分化,有郭敬明青春文學派、外國文學幫,史書團,武俠玄幻粉,還有散文詩等。也正因為此,筆記本上的兒女情長 ,被窩里挑燈夜讀,談古論今舌戰到天亮……與老師的窮追猛打形成了一套靚麗的風景。

那時候,每次語文科目考試的作文成為了大家的必爭之地。李老師每每會挑一些優秀的作文,復印出來一起學習,這個學習的范圍后來擴展到全年級十幾個班級。當然優秀的作文真的是百家爭鳴,有旁征博引的雜文,有清新脫俗的小小說,有深沉含蓄的散文……現在想來,閱讀這些作文依然是一種享受。

這就是我關于讀書最美好的回憶。

(二)

也就是今年,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當地的某房地產商聯合一些書店及讀書會組織了一場大型的讀書活動。

作為一個讀書會的活動的組織者,我有(bei)幸(bi)參加了這次活動。主辦方、各路大咖往投影幕下面一坐,再找一個帥氣的電臺主播主持,演出開始了。當然,需要配合的是下面一排排拿手機拍照發朋友圈的“書友們”,這個氛圍真的還算不錯。

讀書活動的主題叫“新讀書主義”。投影幕下面的大咖們紛紛就此高談闊論。活動開始時,幸虧注意力還算集中,聽了一個90后的大咖說了一個關于電子讀書的讀書方式的“新”。后面的大咖們說的大多是關于“新”形式,“新”方式。當然“新”確實吸引眼球。

活動讓我印象深刻的兩個畫面,一個是城市之光書店張先生與霧滿攔江讀書會長關于“讀書”的觀點,那一個我是一個很合格的聽眾。二位的大致觀點是讀書僅僅就是一種興趣愛好而已,是自己的事情,不必肆意標榜,也不必刻意追求,隨性而為就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一位大姐在會場上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宣傳掃碼,這讓我想起地鐵上經常碰見的一幕。宣傳掃碼其實無可厚非,但推銷加上道德綁架多少讓人反感。記得我們老總跟我說的一個事情:古時候的讀書人,秀才們的穿著打扮都是端莊大方,即使再貧困潦倒,精氣神都得洋洋灑灑。這是讀書人的“骨氣”。

這就是我關于讀書活動最觸目驚心的記憶。

(三)

事實上,我已經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沒有很好地去閱讀一本書了,但我并不覺得慚愧和后悔,更不覺得可恥。作為一個而立之年的男人,生活和工作一定是第一位,興趣愛好只能退居其后。在這個社會上,除了獨立的個體,我們還有其他的角色需要扮演,需要為你的公司,為你的客戶,你的家人負責任。經常說的重要最緊急的那一項永遠不可能是興趣愛好,除非它就是你的工作。

假如你是以一個興趣愛好者的身份與一個事業工作者來對比,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不必羨慕別人的才高八斗,那是別人的領域和專長。所謂的大咖有兩種,一種是他的領域和專長優勝于你,一種是別人叫出來的。

回到讀書的話題。我又會想起高中語文考試的優秀范文,字跡俊美,行文飄逸。在幾十年的思維習慣里,筆跡是我衡量一個人最起碼的標準。確切地講是一個讀書人,一個文藝青年的考量。然后,你會發現相似人他們寫的字,說的話都是那么地格外引人入勝。在閱讀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我向來不喜歡和別人討論讀書的事情,每次讀書會我也很少帶書。這有幾個原因: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是不大一樣的;摯愛的東西只能推薦或贈送給志同道合的人;哈姆雷特只有一個,我的哈姆雷特沒有必要強加給你。我也向來不喜歡讀流行的書籍,有這們兩個詞語向來讓我反感“隨波逐流”和“從眾”。流行書籍的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而不思考的選擇有。

讀書人經常會和“文藝”聯系起來,仿佛看幾本書,旅幾次行,拍幾張照就是文藝了。我認為不是文藝,而是感性。文藝的人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字大多是接地氣的,是生動活潑的,是不會把“文藝”兩個字掛在嘴上的。而感性的人會,人人向往一杯紅酒配電影,文藝的人關注在紅酒和電影,感性的人關注在拍照。至于兩個詞語,并無褒貶之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可愛的豆豆
    一覽美景閱讀 213評論 0 0
  • 冰山之父?
    冷康康閱讀 384評論 0 2
  •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喜歡一個人就要拼命對她好,把自己擁有的都分給她一半,兩個人走到哪兒都要在一起,老師布置的作業要一...
    丸子頭小姑娘閱讀 324評論 0 0
  • 伽利略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認為物質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不需要時間是一件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的事情,上帝既然創造了空...
    春藤繞樹閱讀 21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