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確認過眼神,全都是心疼的人

這個世界最荒誕在于,越貼近真實,真實越荒誕。

“這世上其實只有一種?。焊F病”。

光是活著就已經(jīng)精疲力盡了,為何還要承受這么多的痛苦。

故事主要圍繞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展開。程勇,不學無術、與前妻離婚又交不起房租的商販,舍不得自己的兒子被前妻帶走,在父親即將走上死亡的邊緣掙扎,徘徊在道德與“違法”牟利的邊緣。在“違法”的道路上結識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同樣患病的打工仔黃毛,以及女兒患病的鋼管舞女郎劉思慧和基督教徒劉牧師后,自此走上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前半程詼諧幽默,后半程感人肺腑。

程勇為了父親動手術急需一大筆錢,打通了呂受益的電話,決定去印度拿到了對大陸地區(qū)的銷售代理權。在這過程中,為幫女兒治白血病在酒吧當跳舞女郎的劉思慧(譚卓 飾)、因患白血病不想連累家人而在上海過活的的20歲青年黃毛(章宇 飾)、同樣身患白血病會講英語的劉牧師(楊新鳴 飾)加入進來,和程勇形成一個團隊。

病是一種罪,上帝也不能赦免;窮是一種病,藥神也無法醫(yī)治。思慧把脫掉的衣服一件件穿上,黃毛把留長的頭發(fā)一寸寸剪下,程勇把缺口補上,呂受益把口罩摘下。在曹警官請求上級不要在追查假藥的時候,領導給的答案是“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見的還少嗎?‘的確,法和情誰上誰下,命和錢誰上誰下,現(xiàn)實與無奈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呂受益在看到自己小孩出生那一刻就不想死了,他想活下去聽到孩子叫爸爸;思慧為了救女兒在酒吧跳鋼管舞;黃毛得知自己患病之后為了不連累父母獨身一人跑到大城市打工,父母以為他已經(jīng)死了;黃毛整個片子最讓我心疼的人,黃毛的結局最終沒能讓我忍住情緒,在影院哭成淚人,最讓我驚訝的小男孩,他才只有二十歲,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么罪!

徐錚、王傳君、周一圍、章宇、譚卓、楊新鳴、每一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更令人感觸的是一眾好演員,每一個都撐得起場面,受得起稱贊,虔誠地在把人物請到自己身上來。低調,深厚,水到渠成。好的表演藝術歸根結底還是痛苦的“藝術”,沒有一種藝術是應該淺薄的。

藝術家會挖掘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痛苦,人生之所以復雜的根源。好的表演你能夠看到為人的痛苦和豐盈,看到樸實、真摯又低調的思考。

生命到了病與死的邊緣,會迸發(fā)出難以想象的求生的欲望。

這種與經(jīng)濟能力不相符合的求生欲望,力量無限,像是充水飽脹到快要炸裂的薄薄塑料袋,只要一根稻草就能多盛一勺水,只要一根針尖就會暴裂無聲。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生死無常,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但是真正的病和死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個小小的家庭的時候,誰又不想能夠抓住那一寸的希望呢?!跋M?,一種活著的人,健康的人,未曾體會過絕望的人,永遠不能透徹地理解。生死無一不艱難,生也困難,死也疲勞。

4萬塊的正版藥,我吃了4年,房子吃沒了。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警官,誰家能保證不會生病呢。

在這一種生命和道德的高壓之下,程勇這樣普通的小人物,迸發(fā)出了極為高尚的、神性的一面,自身難保卻依然渡人渡己。每一個人都在故事里完成了蛻變,痛苦的、脫皮挫骨的蛻變。

我知道生死有命,但我希望你們能夠多活一天。

我不是藥神,但我想救你。

我不是英雄,但我希望你們活下去。

我沒有得病,但我希望你們有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

“今后會越來越好吧,希望這一天早一點來”。

這是一部好電影,中國電影史的又一里程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