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弟弟。他會經常向我朋友打聽我在家鄉這邊過得好不好,他對我關心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這些都是我最近才知道的。而我,一直以來,我也認為我是關心他的,至少我當時是這么認為的。
當我經濟條件寬裕時,我往往會想到他會不會經濟出現危機;
當我出去玩,回來很晚時,我會想到他一個人在家會不會很無聊;
當我回家休養時,他一個人在遠方的城市,我會擔心他在那邊會不會很孤單等等!
其實在我心里,他仿佛比爸媽還顯得重要些,我理所當然就自認為我是真的很關心他的,這可能是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情懷吧!但是這幾天我發現我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朋友跟我聊起了他,說他已經開始上班了,以前打球都不用說,他會主動自己掏錢,現在吃飯打球他都讓他們出了,應該是沒錢了,虧你弟還整天擔心你,他還經常問我你怎么樣,就沒見過我問他怎么樣!”
聽到這些話時,每一句都戳到我心里去,我沉默了許久。我一直以為的關心突然感覺變得那么遙遠,我只知道他一個人在深圳壓力挺大的,而且還失眠,但沒想到還有很多壓力我是不知道的。他做京東因為搭檔不合而頭痛,和女朋友關系迷離心煩,原來我一直都不是在關心他的,我只是心里自認為的關心他,卻沒有任何行動,沒好好跟他談過心,聊過他在做什么,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都是我自以為是的關心而已!
因為我覺得我懂他,他也懂我,沒必要寒蟬那么多
因為我覺得我是關心他的,不必要說出來,他自己也能感受得到
現在我才發現,我真的徹底的錯了,關心一個人,不是心里想著就行,而是需要行動,而是要讓他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在家,自己在外面打拼,工作忙到累時,就會想起父母的辛苦,父母的不容易,覺得應該找個時間好好陪父母聊聊天,談談心,多關心一下他們。但當自己放松下來時,我們還是不行動,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會為自己在找各種借口,我們會自認為父母可能在忙,父母可能休息了,父母肯定知道我是關心他們的,不必跟他們說他們也知道!于是最初的想法又被我們自己找理由推脫掉,拋到九霄云外,自個逍遙去。
其實這也不是說我們不關心父母,只是因為我們都自認為很關心父母了,于是找了很多借口而不去表達我們對他們的關心,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形成一種心理,一種自認為自己是關心他們的心理,最后,當我們要行動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各種借口阻止我們去行動,去表達。
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希望有類似情況的你們,都醒醒,都清醒過來,不要為讓你子虛烏有的關心,別再被你自認為的關心找借口了!
如果你真的關心一個人,你就要把想說的告訴他,想要做的做起來。不要再猶猶豫豫,不要再找任何借口,因為,人生即是如此,錯過的不會再回來,沒來得及做的可能就沒機會做了!
所以以后對待親人,對待朋友!當我們想為他們做什么時,就馬上去做,而不是站在那里自認為很關心他們!我已經下定決心行動起來了,你呢?準備和我一起行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