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本育兒書上介紹過,在育兒的過程中要教會孩子學會等待,有一項專門的研究表明從小就會等待的孩子長大都很優秀,為此現在有對于孩子延遲滿足的訓練。
現在最火的應該就是孩子的培訓了吧!各種各樣的少兒培訓,滿8個月就可以開始上課了,當然最疲憊的除了孩子更多的還是父母,尤其是媽媽,穿梭在給類培訓機構,希望給寶寶提供好的教育。
我也不例外,寶寶在上中班開始就周一到周五都有課程了,寶寶倒是也不排斥,但是就在今年寶寶開始學漢語拼音和鋼琴的時候,到現在3個月了,我真的是分分鐘就冒火了。
最近一直處在反思和學習的狀態,不斷的問自己到底什么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我盡自己努力給孩子提供的是好的嗎?
哭哭啼啼學琴,作業寫不好我就生氣,寶寶從自信的小姑娘到害怕我兇她,以前和寶寶關系一直非常好,為什么會這樣呢?
想想該接受訓練的應該是我吧!自己作為媽媽有沒有學會等待,等待寶寶,相信寶寶,相信她向上的心。等待這朵花慢慢的開。
寶寶從小就喜歡聽故事,三歲半我就帶著她讀完三字經,當時她全部會背了,四歲半讀完大學,也是會背了,其實當時的目的就是讓她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讀古文的目的是讓她感受從開始的非常不順到進過一周后能流利的讀出來,讓她知道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也能匯集很多。
但是大班這學期因為時間不夠用,堅持了快兩年的閱讀被我自己搞丟了,想想確實是本末倒置了。
最近自己更多的去在乎孩子的情緒,多站在她的角度,也答應寶寶不再發貨,不再兇她,現在的我就想著不要拿她跟任何人去比,因為這是獨一無二的她,是我的女兒,無論怎么樣我都愛她,愿意真正的她,不是打擊她,內在發生了轉變行為也改變了。而且閱讀也恢復了,保證每天最少一本,正常是兩本繪本故事。
現在真的感覺很好,就算她做的不好也沒關系,呵呵,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現在就在給我驚喜,周日孩子去練琴,老師讓她一定要先思考再動手,這周練琴、寫作業都非常高效的完成。自己知道要先思考再動手了。
親愛的女兒!媽媽答應你,媽媽以后勤于學習,把你真正的當一個個體,尊重你,等待你慢慢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