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活成一朵殘荷,不為懂得,只為慈悲

荷,有少女的姿態(tài),清雅的容顏,婀娜的身姿,玲瓏的心事。

荷,有慈母的心腸,低眉的溫柔,拈花的微笑,溫厚的慈悲。

荷,有禪客的氣質(zhì),不求花香滿衣,不求水月在手,只愿光陰簡凈。

荷,有高士的情懷,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裊裊而開,吟風(fēng)誦月。

喜歡一段話: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蓮, 沐浴著清幽的梵唱, 靜靜的微在忘憂河上。 幾乎靜止的河水清澈明晰。 佛說,忘憂河映射出的, 便是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人間花事

走過漫長的雨季,陽光晴好,南方的初冬,帶著淺淺的寥落,淡淡的溫和。既有蕭蕭的落葉,還有常青的松竹、綠蘿、霜菊。

山水麗于天地,草木寄于人情。山水有情,草木有心,看似獨自盛開,獨自寥落,卻朝夕相伴,不離亦不棄。

四季花草,在各自的季節(jié)里開遍流年,蘭的清幽素心,菊的的孤高無塵,梅的冰肌玉骨,桂子的清芬怡人,蓮的出淤泥不染。

幼時長于村莊,對于簇簇生長的野花,總有種特別的鐘情,它自由自在,野性中帶著滿滿的靈氣,一如簡凈的日子,沒有太多修飾,渾然天成。

也喜愛仔細(xì)伺弄的花草,雖嬌嫩,卻有著驚艷的容姿,風(fēng)姿綽約,亭亭玉立。

曾幾何時,總期待去看遠(yuǎn)方的風(fēng)景,去洛陽看牡丹,去云南看茶花,去陽春三月,去天涯之外,邂逅一場驚艷時光的花事。

后來才知道,身邊的風(fēng)景,就算沒有傾城的顏色,不嫵媚妖嬈,卻是屬于自己的。

四季流轉(zhuǎn),冷暖交替,我心如初,看花是花,看水是水。

留得枯荷聽雨聲

荷花盛開在夏季,十里碧波如傾,微風(fēng)過片,蓮葉田田,荷花亭亭玉立,有著綽約的風(fēng)姿,清雅的芬芳,那是一場盛大的花事。

就算季節(jié)流轉(zhuǎn),經(jīng)光陰漂洗,葉落蓮枯,它仍有不可抵擋的韻致,仍是一道清幽的風(fēng)景,仍是最好的詩料。

雪小禪說:殘荷,呈現(xiàn)出一片殘落的鬼魅。歷經(jīng)了這些風(fēng)霜、打擊和傷害,她看似寥落了,其實卻有了錚錚的骨。

雨在江南,是煙橋畫柳的詩意;雨在清晨,是一場楊柳青青的離愁;雨在深夜,是一場殘荷凄清的落寞。

雨夜遇上殘荷,是冷韻落于琴弦的相和,是高山之于流水的相知。

微涼的雨,敲打在殘敗的枯荷上,清冷錯落,訴說著曾經(jīng)蒼翠詩意的年華。

落寞的人,將靈魂短暫地寄予這清冷的夜,細(xì)雨里落滿愁念,冷清中更添悵然。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殘敗的枯荷,寥寥立于水面,顧影自憐,凄涼落寞。雨落其間,一聲聲,錯落有致,更增添了無限的韻致。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世間多少繁華,終歸于平淡,多少熱鬧喧囂,終究散去。多少熱情,被現(xiàn)實的涼水澆透;多少傲骨,只能萎落成塵。

我們都行走在時光里,由榮到枯,由繁華到凋零,由青春年華到暮色蒼顏。

無論是草木繁盛,還是落葉空山,都有其風(fēng)姿;無論是鮮衣怒馬,還是日暮蒼山,都有其美好。

人生的緣分,恰如那一場場花事,各有其時,榮枯有定。人世蒼茫,有喜樂,亦有悲歡,有聚合,亦有離散。

佛說:如果事與愿違,一定是另有安排。

青春正好,便去看一場姹紫嫣紅的花事;年華老去,便聽一夜雨打殘荷。

枝影橫斜,清霜飛晚,在清冽的流光里,照影掠心。

夜雨纏綿,枯荷聽雨,在季節(jié)的轉(zhuǎn)角處,剪剪輕愁。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