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娛樂化并不是什么好事

昨天,林志玲、吳昕、王麗坤、何穗去潘家園錄制節目《我的新衣》。林志玲手中拿著折扇,吳昕抱有葫蘆,不知是為完成什么任務?圍觀的人很多。然后,我的朋友圈就被刷屏了。

我以為只有收藏節目才會在潘家園、報國寺、十里河這種地方錄制呢。原來綜藝節目也看好潘家園的客流量,選擇從潘家園入手宣傳。

收藏本是小眾行為,由于媒體的宣傳,引發了大眾的收藏熱。層出不窮的鑒寶節目,節節攀升的收視率,由此可見收藏是怎樣的“深入民心”了。

有節目上說,星月要沉水,很多人照著節目要求賣家把星月放水里看看沉不沉。有節目上說椰殼很貴,有人突然囤了十幾萬的椰殼。有人照著節目上專家講的知識點買瓷器。

有很多人喜歡問,我這個東西值多少錢。金錢成了收藏的目的。值或不值,成了衡量這個東西好或不好的標準。

由于媒體過分的宣傳,人心越來越膨脹。無論買文玩還是古玩,都失去了本真。

文玩無貴賤,一個小葫蘆,十塊錢三個,有的大爺每天帶在身上,盤了好多年,包漿油潤,這才是值,這才是好。

至于古玩,一個物件,幾百的、幾千的、幾萬的,以至于更高價的。它的美在于它背后的故事,擁有它,仿佛能感受到它背后呼嘯而來的歲月。擁有它,從它入手,探索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義。我記得有本書上說,李清照和趙明誠收到喜歡的物件后,整夜都不睡,點燈研究,這才是我認為的收藏該有的幸福模樣。

雖然現在收藏依然有太多的不理智,太多的快速升值等投機心理。泡沫到了一定程度肯定會破。我相信,人們也會日漸成熟,市場會自我調節的越來越好。

收藏,屬于真正愛它的人。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