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鍛煉之石頭路和水槍的完美組合

? ? ? 寶寶5歲多了,之前去江博士買鞋進行足部測量的時候,工作人員說足弓不明顯,有點扁平足的傾向,一般6歲左右小朋友足弓就比較明顯的了。結合之前看的一些公眾號推文以及百度,都推薦幼兒多赤足。

? ? ? 赤足教育,即赤足鍛煉教育,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展較早,尤其是日本。據說在日本的一些幼兒園和中小學里,老師經常會帶領學生成群結隊地光著腳繞操場或沿著走廊有組織地進行慢跑活動,他們形象地稱之為“赤足育”。雖然國內校園尚未形式系統的赤足教育的氛圍,但我們在家庭環境中完全可以多提倡赤足體驗和赤足鍛煉哈,不僅鍛煉身體,還能有助于改善足弓。

? ? 于是,近幾個月,媽媽都盡量多支持寶寶光腳體驗,比如在家一律光腳,外出游玩時脫鞋踩踩草坪,海邊或公園玩耍時光腳玩玩沙和水,小區里光腳走“平衡橋”(其實就是小區道路兩旁花壇邊高出的一部分哈),還有就是最近發現的走石頭路和玩水槍的完美組合。

? ? ? 小區樓下剛好有一條彎彎的石頭路,早晚經常看到有小區里的老人在慢走鍛煉身體。我們第一次嘗試赤足走石頭路時,一家人都覺得有點疼,寶寶大概走了兩三米就不大愿意走了,改走石頭路邊上磚塊的平路,爸爸和媽媽大概走了小半圈也就沿平路轉回了。第二次去體驗時是早上寶寶起得比較早,媽媽在換洞洞鞋時發現背包水槍,提議寶寶要不我們下樓邊走石頭路邊玩水槍吧。因為有水槍的加入,寶寶走一走,停一停,在石頭路上噴水后再踩,趣味性加強,寶寶覺得噴了水的石頭路也沒有第一次那么疼了。這次寶寶走了半圈的石頭路,后面改走磚頭路或草坪。媽媽堅持著走了全段,回來的時候和寶寶商義“要不我們設定個小目標,每周至少兩次來走樓下的石頭路和玩水槍吧,特別是起得早的時候”,寶寶回復的是要不改成一次吧,兩次可能有點多。

? ? ? 昨天早上,寶寶起得又比較早,主動提出玩了下尤克里里,掃弦邊唱邊彈了下媽媽教的簡單版的Row Your Boat。然后我們還講了昨晚因為時間晚沒來得及講的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講完故事,也才七點,離媽媽上班時間還早,媽媽提議想去樓下走走石頭路,完成媽媽的小目標,問寶寶愿不愿意陪媽媽去,還是他選擇呆家里。寶寶很興奮,選擇和媽媽一起下樓,而且換衣服的速度比媽媽還快,換好了從房間跑出來等媽媽。

? ? ? 這是第三次體驗赤足走石頭路,寶寶背著背包水槍,偶爾低頭尋找相對較平的石頭,偶爾拉拉水槍噴出水到前面的石頭然后再踩,偶爾給石頭路邊上的草坪樹木噴噴水,偶爾把水槍往天上直直地發射水,水落下來就像下雨啦。如果有時覺得疼了,就站到邊上平的路上休息下,或者用水槍給自己沖沖腳,然后再走回石頭路。媽媽覺得寶貝的進步很大,走得比之前快了,堅持的時間也長了。半途路過一位正在鍛煉的奶奶,夸寶寶厲害,能走石頭路。

? ? ? 媽媽走了石頭路的半段后,發現其實后退著走不用關注腳下也能適應,于是媽媽改成后退走,這樣可以一直看到寶寶,還有助于平衡。特別是彎彎的石頭路走了一段后,媽媽剛好面對太陽,穿著黃色T恤的寶寶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或低頭玩水槍,或低頭專心挑選好走的石頭踩,邊上綠樹成蔭,微風拂面,夏日清晨的這一幕讓媽媽好想拍照留念。寶寶中途讓媽媽停下,等待下他跟上,然后我們一起向石頭路的終點走去。臨近終點又遇見一位買菜歸來的奶奶,直夸小朋友能干,光腳走石頭路走得這么多好。

? ? ? 回程媽媽選擇繼續走石頭路回到起點,寶寶改走石頭路邊園的平路或草坪,背包里還有水沒有噴完,我們還用水沖了沖腳。后來當準備穿上洞洞鞋回家時,寶寶發現他放置在起點的洞洞鞋上竟然?只小螞蟻在爬,然后用水槍小小的水沖,媽媽笑說“小螞蟻估計覺得,哇,怎么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呀”。

? ? ? 赤足鍛煉亦貴在堅持。我們還沒有嘗試過赤足慢跑,小區里也沒有橡膠跑道,希望等天氣稍微涼爽下來一些,可以去陪寶寶去體育公園體驗下赤足慢跑,看看赤足踩樹葉是不是也像穿鞋踩樹葉那樣,像“吃薯片的聲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