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娶到小時候的女神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回答者眾多,但沒有一個是真正娶到女神的。
我的哥們羅昊卻真的將仰望多年的女神娶回了家。
羅昊和梅妮是高中同學。羅昊說,那是一個美好的上午,他正在課桌底下偷偷看武俠小說,就覺得有一陣白色的光從教室門口照進來。
抬頭一看,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扎著馬尾巴的女孩歡快地走進來。那一刻,陽光照在女孩美好的帶著細細絨毛的粉嫩臉蛋上,羅昊第一反應就是,神仙姐姐王語嫣真的來了。
一見鐘情之后是漫長的追逐。單戀,大學分居兩地,追求,分手,復合,一路走過來,羅昊真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終于抱得美人歸。
還記得,婚禮上,面對美若天仙的新娘,面對朋友們的打趣調侃,羅昊意氣風發(fā),一種老子娶女神老子屌炸天的英雄氣概。
然而,沒出一個星期,羅昊就蔫了下來,到處找哥們喝酒訴苦。
女神的高冷任性,他以為只存在于熱戀期,進入婚姻就是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了。
沒想到,婚后,梅妮還是一如既往,對羅昊呼來喝去。上班要送,下班要接,怕油煙熏黃了粉嫩的臉,飯是不能做的,怕洗潔精泡壞了纖纖玉手,碗是不能洗的。享受羅昊的照顧心安理得,一點也不知道心疼羅昊,不把家當做兩人需要共同經營維護的地方。
女神嘛,當然是需要供著的,但是在婚姻里,誰有精力和耐心時時供著一尊神啊。于是,矛盾就有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本以為抱得美人歸之后會是幸福快樂的生活,沒想到也是一地雞毛。
梅妮也是委屈得不行,覺得羅昊婚后露出了真面目,之前對她的百般包容,萬千寵愛原來都是假的,也是每天哭哭啼啼。
女神,原意是女性的神明或至尊,指神話中的女性神仙?,F泛指自己心儀的女性,同時也引申指容貌漂亮、有智慧以及綜合素質高的女性。
有些姑娘,臉蛋好看些,身材高挑些,就被身邊的男生們捧為“女神”。
女神們一般都不乏追求者,就像電影《美人魚》里,張雨綺說得那樣:追我的人從這里排到了法國。
于是,女神們走到哪里都有異性獻殷勤。上課有人占座,口渴有人買飲料,想看電影一堆人送上電影票。
如果哪個男生追到了女神,原來一堆男生獻的殷勤就要自己一個人做了,對女神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千依百順。
可是,無論你在婚前有多人捧著,被多少人寵著,進入婚姻后,你就不能再當自己是女神了,你是一個妻子,是孩子的媽媽,要和丈夫一起經營家庭。
再好的男人,也不可能把老婆永遠當神仙一樣供著。
那樣,這段關系就不是平等的,婚姻也會失去平衡。
女神們,醒醒吧,在婚姻里,不能一直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女神了。
民國女神林徽因,生得好,長得好,學得好,嫁得好,愛得好,“五好”女性林徽因完美得像一座雕像,是多少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女神。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是多少人羨慕的好婚姻的典范。梁思成敬她,愛她,用盡一生呵護著她。可是,不要以為,她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他付出的一切。對他的愛,她同樣投之木桃,報以瓊瑤。
他們在昆明時,通貨膨脹讓這對金童玉女變成了貧賤夫妻。林徽因不得不外出教書維持生計。她一個星期來往四次,走將近10公里的路,去云南大學教六點鐘的英文補習,只為了每月40元法幣的報酬。
顛沛流離中梁思成丟失了測量古建筑的皮尺,他愁眉不展,沉默不語。林徽因拿著自己教英文的報酬,毫不猶豫地在黑市以23元的高價買了一把送他。
在北京時,兩家親戚比較多,常有人來家里作客辦事。林徽因雖不喜這些事,卻也把各種家事打理得妥妥帖帖,為小姑子的事情積極奔走。據說她曾經用建筑學的知識畫了一張床鋪表,安排家里親戚多時的睡覺問題。
雖為女神,但是林徽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梁思成的妻子,是梁家的媳婦,是孩子們的母親,即使不擅家事,她依然會運用聰明智慧將家里的一切安排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在婚姻的經營中,她沒有把自己當女神,卻付出了遠超尋常女子的努力和勤奮,才收獲了名垂后世的好婚姻。
真正的女神,享受得了萬眾追捧也放得下高傲身段。
真正的女神,享得了福也得吃得了苦。
如果在婚姻中,還拿自己當女神,指望老公一直供著的話,你的婚姻很難一帆風順下去,遲早得出問題。
奉勸那些結婚后,還有“女神病”的姑娘們,買本《林徽因傳》,好好學習一下真正的女神是如何在婚姻中自處的。
順便說一句,我那哥們羅昊,他的女神在當了媽媽后,在奶粉尿布嬰兒啼哭的紛雜喧囂里,“女神病”終于不治而愈。
娶了女神的哥們終于長長出了一口氣。